第三章 失踪半年的妙龄女 来自死者的明信片(第6/7页)

侯大利道:“她为什么辞职?”

邵丽想了想,道:“杜文丽是广告部临时工,临时工流动性挺大。去年9月,广告部开会,杜文丽迟到四十多分钟,身上还带有酒味,我批评了几句,第二天就没有见到人。我给她打过电话,关机,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她是9月辞职,你最后一次见到杜文丽是什么时间?慢慢想,越准确越好。”

邵丽翻了一会儿笔记本,道:“我是9月21日开会,开会以后就没有见过人。”

侯大利写下了“9月21日最后一次出现在电视台”,道:“你了解杜文丽的社会关系吗?”

“她不是正式职工,按业绩提成。下班以后,我们接触不多。”邵丽忍不住又问道,“杜文丽出了什么事情?”

侯大利道:“杜文丽在去年11月遇害了。”

邵丽一下捂住嘴巴,眼睛瞪得如鸡蛋大小,道:“师范工地发现的人是杜文丽?”

侯大利点了点头,道:“你把广告部员工罗列出来,我们要逐一谈话。”

“侯警官,我觉得您挺面熟。您是不是和国龙先生一家的?啊,你就是侯大利,我没有看清楚警官证上的名字。国龙先生和江州电视台一直关系挺不错,特别是前些年,投了不少广告。”邵丽确认了眼前之人确实是侯国龙的儿子,望着侯大利的眼光有些复杂。侯国龙不仅是电视台的广告金主,还是其闺密的情人,闺密未出生的儿子或女儿便是眼前这位警官同父异母的弟弟或者妹妹。

侯大利见邵丽突然间有些失神,又问道:“杜文丽在辞职前有异常情况吗?”

邵丽道:“杜文丽去年就遇害了,难怪我一直没有见过她。太可惜了,她工作挺上进,人也长得漂亮。台里有些节目还经常借她过去当主持人。可惜了,红颜薄命。”

办案之时,警察挺喜欢这种年龄的女领导。女领导和男领导相比更加八卦,而八卦意味着可能得到更多信息。

花了接近一天时间,侯大利和田甜与广告部的员工分别进行谈话。在与员工谈话之前,杜文丽的形象是模糊的,与员工谈话以后,杜文丽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杜文丽是漂亮女生,性格温和,喜欢小动物;她一门心思存钱在江州买房子,社交关系相对单纯,身边也有追求者,但是没有明确的恋爱对象;她工作勤奋,有上进心,到电视台以后除了拉广告外,还客串电视台主持人,离职前的最大心愿就是成为电视台正式员工。

从电视台出来时,天近黄昏,侯大利和田甜到江州大饭店雅筑餐厅吃饭。江州大饭店副总经理顾英总能在第一时间得知侯大利到来的消息,踩着轻快步伐,春风满面地出现在两人面前。田甜看到打扮精致的副总经理,脑中奇异地联想起躺在污水井中的杜文丽。这种对比无论从视觉到嗅觉都让人觉得不愉快,她赶紧换了思维频道,尽量赶走莫名其妙的联想。

顾英人情练达,知道此刻侯大利和田甜需要独处,打过招呼以后便翩然而去,将宝贵的空间留给一对年轻男女。

田甜原本准备讲一讲刚才的奇怪感受,却见侯大利正在专心看打印好的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主体颜色接近白色,比例精确,地貌、地物和地名一应俱全,只要在图上找到摄像头相应位置,就可准确标注,非常便于操作。

“查监控恐怕很难。杜文丽出事是在半年前,监控不会保留这么久,否则早就调动视频大队了。”

“死马当成活马医,或许我们的运气爆棚,恰好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抛尸的视频。”

“我想说几句真话,你愿意听吗?”

侯大利没有抬头,道:“忠言逆耳,听。”

田甜道:“朱建伟案件和蒋昌盛案件是石秋阳所为,你专注于蒋昌盛案,对蒋案中凶手作案细节把握得很准;朱建伟确实又是石秋阳所杀,因此你在朱建伟案中变成了神探,这其实有偶然因素。杜文丽案和朱建伟等案完全不同,老办法不一定有效。积案之所以成为积案,肯定有难度,你要有啃不下积案的心理准备,并不是所有积案最终都能破掉。”

为了抓住杀害杨帆的凶手,侯大利经过了漫长的准备工作,终于等到了一丝破案的曙光。他坚定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谋事到何种程度,直接决定着老天是否成全。我不管结果,只管尽力而为。”

调查走访工作是一个细致又繁琐的工作,侯大利和田甜在电视台花了一天时间,紧接着又在江州科院花了大半天时间,在这两个单位得到的情况几乎一致,都没有掌握有价值的线索。

从江州科院这所民办大学走出,侯大利看了看时间,道:“我想查监控。”

田甜道:“据我所知,江州的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是2007年开始建设的,功能并不完善。调集和解读视频工作是很耗时的工作,如果真需要,可以请求视频大队协助。更关键的是杜文丽案到现在接近半年时间,视频存不了这么久。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上,视频大队就谈了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