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页)

禁卫右统领王逸从北山回宫述职。

右统领是京城禁卫对王逸的称呼,北山禁卫习惯称他为北山将军。

王逸是景帝的人,他刚过而立之年,本来也可以称之为年少有为的,只是比起沈念年少成名,他却是差了些劲儿。

王逸本身是个相当自大的人,对宫中禁卫一向不看在眼里,觉得他们只不过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花架子,根本比不上北山禁卫军。

对齐君慕这个刚登基不久的皇帝也是心中悻悻,他们北山禁卫护着的是京城皇城安危,就连景帝都要给几分颜面。在王逸看来,齐君慕也不在话下。

王逸和杨惊雷本来是有些不对付的,主要是他成为右统领时间已久,杨惊雷是齐君慕提拔上来。两人有两个主子,心自然不在一起。

每次杨惊雷前去北山时,总要被他戏耍一番。

杨惊雷人老实,办事也是讲究一板一眼,也不知道该怎么向告状才显得自己不那么蠢笨,以至于很多事齐君慕都不知道。

杨惊雷这次出京的事传到北山时,王逸还兴奋的喝了一坛子美酒。

王逸觉得这次没有了碍眼的左统领,这次无论是谁前来北山,他都能把人给唬住。

结果没想到来的是沈念,沈念这人在边关呆的久了,骨子里就带有一丝匪气。他做事风格同杨惊雷这种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完全不同,王逸那些折腾人的手段在他面前就跟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拿大锤是一个道理。

关键是沈念不是个吃亏的主,王逸想对他做什么,他不但要躲避开,还想着还击。

王逸再怎么觉得自己无敌,那也没有经过实战。

沈念就不同了,他在战场上是杀过人流过血的,所以王逸又一次派人找他麻烦时,沈念直接出手把他打晕,倒挂在树上一炷香的时间。

这对王逸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这也是他这么快入京面见皇帝的缘由。对着鼻涕一把泪一把诉说自己受屈之事的王逸,齐君慕眉眼毫无波澜。

在王逸口中,沈念成了一个仗势欺人藐视皇上的小人,他是北山禁卫,守护的是皇上的安全,沈念侮辱他就是侮辱皇上,是大不敬之罪。

同时王逸还暗指沈念有了北境军还不知足,现在更是有意指染北山禁卫军权。

这种指控无论真假,都容易在身为皇帝之人心中埋下一根刺儿。

皇帝坐在龙椅上,注定是孤独多疑的。

很多时候,为皇者也许不是不明白有些人是被陷害的,可他不敢赌,只能任由这人被污蔑而后顺势赐死他。

王逸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可谓用心十分险恶。

齐君慕也算是耐住性子的人了,他一直等王逸把话说完,才开口道:“王卿,你这是在状告沈念枉顾圣旨,有意指染北山?”

王逸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多,皇帝第一句开口就是问这些。

想到当时被吊在树上被人围观的难堪,他的脸色都红了,这并不是反省过后的羞涩,而是气的。

于是王逸拱手再次肯定道:“是的,皇上,微臣受封先皇,得皇上您的信任,守京城皇城安危,可沈念代左统领之职,在北山也只有巡视监督之权。如今他无任何旨意便这么对待微臣,倒是把北山当成自家后院,行事荒唐的紧。实在是没把皇上您看在眼里。”

“他的确没把朕看在眼里。”齐君慕淡淡道。

王逸听闻这话不由的心中一喜,觉得那根名为怀疑的刺儿已经被种在皇帝心中。

只是紧接着,皇帝的雷霆之怒便劈在了他头顶上,齐君慕冷哼一声:“沈念也状告你帐前饮酒,寻欢作乐,还辱骂朕。”

王逸先是一愣,随后脸上便是怒气腾腾,他一脸忍耐道:“皇上,沈念他这是污蔑微臣,微臣身为北山将军护皇城安危,自然铭记先皇旨意,北山帐中不能饮酒,营地之内不可有女子惑乱军心之事。微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又何谈辱骂,望皇上明察。”

齐君慕望着王逸,眼神有些奇特。

上辈子他是在明年把王逸给斩首的。

王逸自大自傲又贪恋美色,时常让人送烟花之地的女子入他营帐之中。

景帝病逝举国哀痛之时也不例外,后来他害怕这事被发现项上人头不保,便把那女子杀了,人就埋在北山望谷之中。

那花坊老鸨同他一条心,为了活命,还主动提出要为他敛财,王逸这才把人留下,那老鸨对外只说那女子染了花柳病死了。

烟花之地的女子没有几个是有家的,那些恩客也不是真的把人放在心尖上疼,死了也就死了,就算是有人怀疑,也没有人会为她讨个公道。

因为王逸有兵权,齐君慕就没有想过要留他,一开始他就纵容着王逸,让他觉得皇宫里的帝王不过是毛头小子,不值得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