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这是网吧吗?(第3/4页)

  “放下吧,然后咱们开个会,互相认识一下。”骆三郎善解人意着呢。

  “……啊,好。”肖开元举目四顾,发现整个办公区空空荡荡,二十来个工位,只稀稀落落的坐着七八个人,其它的工位,显然都没有人坐。

  会议室里,坐着五个人,骆三郎、肖开元和他的三个同事。这三个同事,都将是肖开元的手下。肖开元的职位是资深项目经理,按常规来说,应该管理四五个人,直接向骆三郎汇报工作。而骆三郎,应该管理十五到二十人,他的直接上级就是上海地区的最高领导。

  “介绍一下,肖开元,大家以后可以叫他Eric,他是我以前的同事,虽然以前不熟,但是对于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我是早有耳闻。以前在我们公司,他是最年轻的项目经理,工作认真能力比较强,尤其擅长定量项目的研究……”骆三郎用他那充满磁性的低沉语调不紧不慢地介绍着肖开元,不吝溢美之辞。

  “也帮你介绍一下,何华华,你们部门的资深研究员,工作快三年了,以前一直在某4A广告公司负责市场研究工作,擅长定性研究……”

  何华华朝肖开元礼貌性地笑笑。何华华五官长的还真不错,要是在唐代,她还真得说是个美女。

  “张青,去年刚毕业,英国……在英国读的大学,在你们部门负责一些辅助的工作。”骆三郎看样子是一时没想起来这叫张青的姑娘究竟是在英国哪个大学毕业的。肖开元当时就断定:眼前这画着烟熏妆的张青,肯定是让人想不起来的某野鸡大学毕业的,要不然,曾经也在英国留学的骆三郎,还能想不起来?

  “冯然,XX戏剧学院毕业的……”

  肖开元强忍着不表现出惊诧来,真是强忍着。咋了?XX戏剧学院的学生也进军咨询业了?以前就听说这个学校出过不少电影明星,怎么……

  “呵呵,冯然是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英美戏剧,虽然没在国外生活过,但他那英文是非常的好,大家写的英文报告,只要过了他的手多少润色一下,肯定让挺多英国人都觉得自愧不如,虽然他进入咱们公司也就是半年,但是……”冯然是个眼镜小帅哥,长的和肖开元有一拼。但是这俩人风格不太一样,肖开元是典型的江南帅哥,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皙,身上显然有“越族”血统。冯然的长相更接近北方人,宽额浓眉。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浙江、江苏、山东哪儿的移民都有,肖开元属于原住民的后代,冯然则显然是移民的后代。

  尽管骆三郎对于肖开元的这三个未来的手下都择其优点夸奖了一番,但是肖开元还是明白了,就这三个人,无论是从其职业履历还是所负责的工作来看,能在工作中真正帮上他的可能也仅有何华华一人。

  这个团队,真是残兵败将。不对,得说是散兵游勇。如果说肖开元是个小将领,准备带兵打仗,那他手下的这些人有三分之一是炊事兵,有三分之一是文艺兵,只有三分之一是可以上阵打仗的,但就这可以打仗的三分之一,其实战能力还有待于检验。肖开元有点挠头。

  接下来骆三郎的话,更加印证了肖开元的判断。骆三郎的话大概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第一,骆三郎的前任,去年冬天带着几乎整套班子和客户资源,自己出去开公司去啦!自立门户啦!

  第二,骆三郎目前旗下有两套班子,一套班子的头目是肖开元,带着三个人。另一套班子的头目虽然和肖开元负责的事情差不多,但职位比肖开元还高一些,是项目总监,但是手下更是少得可怜,就俩人。

  第三,目前虽然项目需求不少,但是在做的项目却只有一个,而且这项目,还在另一套班子的手中。

  第四,马上要大肆地进行招聘,所招聘的人质量要求可以降低一些,但是一定要先把数量补充上来,现在人手太短缺,已经短缺到什么事儿都干不成的地步了。听骆三郎那语气,只要是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资历差不多的人,就可以招进来,跟国民党抓壮丁差不多。要知道,以前这公司那招聘要求可是非常的高……

  肖开元越听心越往下沉,自己显然是被骆三郎抓了壮丁,但其实自己这壮丁也不是很壮,早已被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

  而且,显然自己手下这三个人是没被骆三郎的前任带走的。为什么没带走呢?因为对公司的忠诚度高?不像,不太像,真不太像。更有可能的还是:这三个人工作能力差,没什么大用,人家根本就没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