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个局长有意思,日记啥都写(第6/11页)

“你是不是也想跟着彤彤火一把?”夏力道。

郑正好挠着头,看着彤彤。

夏力一板一眼地说道:“先不管日记本身内容是什么,不管日记的真实性如何,单是从日记门事件的始作俑者选择的手段分析出发,我们就可以探究到,发帖者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舆论监督的力量,而选择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公开日记内容。如果没有互联网力量的崛起,或者互联网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不够强烈,力量不是足够强大,那么估计即使别人拿到了日记内容,也是无法掀起任何浪花的。”

众人纷纷点点,夏力盯着郑正好,话题一转:“郑总编,你想不想跟彤彤一起调查?”

郑正好沉思着,一丝惊喜浮上面孔:“想,当然想。作为一家新闻单位的编辑,探寻事实的真相,揭开冰山的一角,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是每个码字人的梦想。”

“好,跟踪调查的事情,就交给你和彤彤了!”夏力站起来,在众人的愕然中走到门口,又转回头补充道,“史彤彤的好奇心、探究心强,但毕竟年轻,大的方向,还得郑总编把握。”

彤彤从车库出来,胸前抱着一大摞书信。她一抬头,徐泽如正逐渐隐入电梯,她忙紧跑几步,扬了扬手。

徐泽如伸手按住暂停键,即将合上的电梯门又大开。史彤彤跑进去,电梯徐徐上升。彤彤举起手里的大摞书信,徐泽如说道:“这么多啊!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只不过利用一个月的婚假,闭门造了一个月的车,所得的业绩快超过你四年多的职业记者生涯了吧?”

“你可不许因妒忌我而说风凉话,为写好这个,我准备了大半年的资料,除在网上收集大众看法,街头巷尾的故事也没少听。婚期的创作,只不过是我平时准备的一个成果……”彤彤有些兴奋,“不过,今天真的挺开心,我一进办公室,就被同事大呼小叫围住了,都说想不到我还有写小说的天赋……”

正说着,电梯停了下来,鲜红的“17”眼睛般眨呀眨。徐泽如刮了一下彤彤的鼻尖,伸手按住了电梯键:“史大小姐,请出电梯。”

彤彤吐了一下舌头,率先走出了电梯。当初在规划婚房时,两家人还产生了不同意见。彤彤当时看上的是18层,她觉得这数字吉利。可是未来的婆婆余一雁附和着母亲朱韵椰的意见,坚持要买17层,因为七上八下嘛。父亲和这个即将做自己老公的男人,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史彤彤狡黠地一笑,干脆两层一起买了,两人各付一层楼的首付,打通做了复式楼,宽敞舒适,上也在自家,下也在自家,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二人刚进门,余一雁已将丰盛的晚餐摆上了桌。饭毕后,彤彤刚准备帮婆婆收拾碗筷,婆婆忙阻止着,“别油了你的手,工作了一天,快歇歇,这点活我都做不上手,一会儿就做完了,哪用得着你?”

彤彤以为是婆婆客气,正要争取一下劳动的机会时,徐泽如已沏好三杯茶搁在茶几上,然后倒在沙发里,一副极享受的样子,并悄悄对彤彤说:“让我妈做吧,不然她会闲出病,你只要做出享受的样子,我妈就觉得她创造了价值。”他顺手拿起搁在茶几上的大摞书信,“这么多读者来信,不会把你乐晕吧?”

彤彤精神一振:“你知道乐极后面是什么?”

“生悲?”徐泽如摇摇头,“不会,不会,你这么聪明,处事不至于这么糟。”

“少给我戴高帽,将所有困难顶到我肚里,不帮我分担一点。”

“那——将你肚里的苦水尽情向我发泄吧!”

“正经的,现在街头巷尾不是都在议论局长日记吗?报社也接到不少要求调查局长真实情况的电话,我们夏社长将跟踪网络、深入调查的任务交给我了。你看我应该从哪儿着手?”

“局长,什么局长?”余一雁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手里的菜碟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哦,妈,你安心洗你的碗,慌什么!这局长是网上的,谁也不知道具体人是谁!”徐泽如拍拍脑袋,“哎呀,说了你也不懂!”说完,拉着彤彤噔噔跑上楼。

余一雁打扫着摔碎了的菜碟,不安的眼神往楼上窥探。

打开电脑,“局长日记”占满整个屏幕,徐泽如鹰一样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探究着。

“首先,要找到戴乐乐局长这个中心人物。”徐泽如胸有成竹,“这下你总算知道找警察做老公的好处了吧?帮你提供线索,帮你破案,使你的调查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