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兄弟(第13/14页)

螃蟹抠净,蛤蜊吃完,胶州湾跨海大桥上跑个来回,他们住到了青岛奥帆基地边。

晨起,老头儿老太太把儿子喊过去,点着地图激动坏了。

儿子啊儿子,青岛往东叫烟台,轮渡跨海是大连,当年咱祖上闯关东,走的就是这条线。

一脚油门儿踩到底,咱们快去看一看。

…………

(十九)

大洋一家人的故事发生在2015年,距今已有两年。

距他跟我讲述这段旅程,也已过去了快一整年。

彼时我俩坐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露西亚餐厅里,聊着天,喝着格瓦斯,吃着大列巴。

一整晚的时间,他给我详述了这个长达15000公里的故事。

你知道的,通常来讲,很多故事都经不起一句:后来呢?

…………

换个话题吧。

你知道的,我不过一个走江湖跑码头的说书人而已,不入流的野生作家罢了,不想被收编也懒得被同化,故而,向来不混什么所谓的圈子,至交老友遍布天涯,亦罕有在什么文学圈音乐圈旅行圈里被圈着的。

但我瞻仰那些所谓的圈中达人,例如那些动辄标榜旅行了几十国上百国,张嘴公里数二五八万的旅行达人。

和他们牛×哄哄的环球旅行比,大洋的这趟自驾游算个屁啊。

同理,某种意义上讲,和大洋比,他们当中大多数屁都不算。

别跟我吹嘘什么环球旅行,有本事你纵横四海的时候,带上你妈。

15000公里的征程,三个光头,两个老人,一个儿子。

从绥芬河到西双版纳,从远东到东南亚。一个浪子回头的儿子陪着一个病入膏肓的妈妈。

早已习惯了笔下的故事被人曲解,今朝的这则,应该也难逃被误读的命运吧。就像始终反对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却反被误以为是鼓励年轻人去浪迹天涯。

可这些故事真的是在写旅行吗?

吃包子能不能别光啃皮皮儿啊……

路人我管不着,亲生读者耐心听我哔哔两句好吗?就两句:

如果你二十多岁,别跟我提什么浪迹天涯。有本事的话,你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如果你已三十出头往四十上奔,别跟我说什么浪迹天涯。有本事你浪迹天涯的时候,也带上你妈。

(二十)

2016年深秋,我在哈尔滨做签售,队伍排到了中央大街上,很长。

那日冰雨绵绵,许多人没带雨具,我让人买光了隔壁商店的雨伞,大洋站在雨里帮我发了半个下午的伞,听说不少读者好怕怕地不敢伸手接伞。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腹肌满脸,一身社会人打扮,腋下依旧夹着那个黑色手包。

用了这么多年,手包居然没用坏,质量真是不赖,我记得,是他妈妈给他买的。

当夜,两个奔四的男人坐在中央大街的露西亚餐厅里,一点一滴,将那个长达15000公里的故事回放完。

然后各奔东西,然后又是一年。

然后我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写给白山黑水的孩子读一读,写给漂泊异乡的孩子看一看。

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越往前走回头越难,于是乎永别。

自欺欺人者会说无憾,心里其实明白的,没办法的办法才叫坦然。

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尽早回头看一看,多看几眼。

趁还来得及,趁还不算晚。

趁故事尚在,趁人还没走远。

…………

许多故事都经不起一句:后来呢?

但这个故事例外。

这个故事的后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15000公里的颠沛后,老太太没挂,能吃能喝,活蹦乱跳的。

复查的结果出人意料:癌细胞消失,老太太痊愈了。

事儿是真的,我没扒瞎,谁扒瞎谁是瘪犊子——我的东北兄弟,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老妈。

你说这事儿整的,这也太生性了吧:

浪子回头的儿子,向死而生的老妈。

PS:1.如果你想听听老太太现在的声音,请扫下方的二维码。

2.应大洋的要求,特此鸣谢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帮大洋一起抢回了老妈。

李涛、连富哥、自信姐、钦州博时进口汽车城林汉峰、俄罗斯海参崴广成兄、常州小粒子、北海王哥、洛阳陈依淳及其父母、株洲酒蒙子小妹刘锐、承德王骞兄、北京无墙博物馆丫头、武汉长腿笑笑、泰国清迈Kae、青岛哈雷胡琳、黄山驿境老掌柜、凤凰古城丹姐、贵州建哥、衡阳瑶瑶妹、昆明飞哥、西双版纳崖哥、曼谷阿辛哥、清莱赵老师、涠洲岛彬子、金三角小陈哥、Mazzo玛索、济南小俏……等等等等。

一路上的故事太多,并非一篇文章能盛下。

大洋给出的名单太长了,不是一页纸能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