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兄弟(第10/14页)

老太太早按捺不住了,抢过电话就喊:孩子,你们抖爱吃饺扎啊?抖爱吃啥馅儿的呀?唉呀猪又茴香的爱吃不?[43]那旮旯也有茴香啊……

撂了电话,她感慨:哎呀,这里面还有咱东北银呢,一口一个老姨地喊我,咋这么懂事儿捏[44]……

她说:儿子咱出发,咱赶紧包饺子去啊。

抵达西双版纳时,大洋悄悄告诉老爸,他们一家人已经行驶了6000公里。

换句话说,两个月前被医生宣布倒计时的老妈,已经硬挺着,纵贯了整个中国。

父子俩沉默地对视,儿子帮老爸点上一根烟。

有些话无须多说,有些准备,在上路之初就已做好了。

…………

版纳版纳,晨起一碗粉,午时一只鸡,晚上傣味伴酒。

其余的时间,老妈被安排躺在吊床上当太后,吃酸李子吃酸杧果吃大西瓜,每样东西都有人专门负责递送,十几二十个朋友围着她。

一堆人陪着老头儿老太太去寨子里赶摆,看斗鸡,喝野生普洱茶,陪着他们去喝石斛酒、看石斛花。

景洪江边一堆人前呼后拥,搞得游人交头接耳,纷纷侧目,这是哪个领导下来视察了?不对,哪儿有领导剃光头的……我×,是不是来自东南亚的黑帮女老大?你看她旁边那一老一少俩光头,一看就不像善茬儿,哎呀妈呀那赶紧躲远点儿吧。

游人们猜不出,这个黑帮女老大最擅长团伙作案,她后来组织并领导她的团伙一次性包了600多个饺子。

为了吃上她亲手包的饺子,有人是从境外专程赶回来的。

那人从缅甸金三角转泰国,经老挝,来到西双版纳,一天之内辗转四个国家。见面先按字头上的规矩给老人请安,接着一把抱住大洋,互相用力捶打,接着大口大口吃饺子,饺子吃完嘴一抹,那人环顾四周,道:

对不住了兄弟们,我是来接咱爸妈去金三角的。

他说从老挝到缅甸,大家都做好准备了,用招待亲爹亲妈的规格,来接待咱爸咱妈。

这边不舍得放人,一个星期处下来,人人都已舍不得老爸老妈。

后来找了个折中的方法,小车队组织起来,一起护送光头一家去东南亚。

站在中挝边境,老太太乐呵呵地摸界碑,哎呀……这是咋说的呀,咋又出国了?

儿子啊儿子,她踮起脚,伸手去扒拉大洋的脑袋,拧他的耳朵:你个小兔崽子,那几年给我浪得挺远的啊,咋啥都没和我说过呢?

(十五)

翻过崎岖的山路,从中挝边境一路来到挝泰边境,驶过了刚建成的清孔大桥,到达泰国清盛。

这里就是发生“湄公河惨案”的那个河段,对岸是老挝的金三角。

香蕉代替了罂粟,如今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朋友招待他们住在家里,从二楼就可以甩鱼竿到湄公河里钓鱼。

夜里河边铺满草席,琳琅满目的小吃夜市,老太太说:这阵势,有点儿过去咱东北夏天晚上的意思,你看你看,这儿也有刺龙刺凤光着膀子的,你看那大金链子粗的……

大洋说,清盛有座300年的老寺庙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他说几年前他去过那座寺庙,那时一个老僧人莫名其妙地拦住他,捉起他的手腕儿,给他系上彩线三条。

当时他还奇怪来着,怪哉,为什么是三条?没等他问,老僧人悄悄走远了,远远地回头冲他笑了一笑。

彩线稍稍褪色,至今还系在手腕上,一道两道三道。

一行人来到美赛,大洋和朋友们站在桥头坏笑。

他说:老妈我和你说个事儿,你不许掐我哈……我们以前在这里偷渡过。

他说:别掐别掐,哎哎疼啊,老妈老妈,我对天发誓,你儿子这辈子没贩过毒也没吸过毒……

美赛对面,是赫赫有名的缅甸金三角,当地人称之为大其力,神秘恐怖又漂亮。

那里曾经盘踞过大毒枭坤沙。

当地人把偷渡喊作走水,过了河就是另一国。

小船一划,500泰铢一人,专载误了时辰来不及过海关的本地人,这虽是重度违法,在当地却曾是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度成功率极高。

听完了朋友们的介绍,老太太不再掐儿子,她心驰神往地看看水面,道:哎呀,这么有意思呢哈……

她当时挽起老头子的胳膊就往前走,边走边说:走,咱们也偷渡过去吧。

她喊:儿子,前面带路。

一堆人慌忙阻拦:老太太您别这样,真要走水的话,起码要翻两排铁丝网,是要撅着腚爬到岸边的。咱们这不都有签证吗?这可是偷渡啊,您可别冲动啊……

老太太拤着腰问:我还能冲动几回呢?

她看看老头子,又看看儿子:我这一辈子,本本分分的,什么险都没冒过,难得遇见这么个不伤天害理的犯错机会,可得好好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