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怡和洋行要让大淸亡国灭种,主意却是李钦出的 (第10/18页)
“我疯了?呵呵,我记得你的外号才是‘疯子’吧。不,我没疯,疯的会是你们。”李钦带着报复的快意狞笑着,随后看了一眼身旁的约翰大班。
约翰大班道:“听说你们在这里分配两淮盐场的股份,这真是太可笑了,李钦才是两淮盐场的主人,他已经把清国政府颁给他的许可无偿地转让给了我们怡和洋行。按照商场上的规矩,两淮盐场应该由怡和洋行继续经营下去。”
“李钦,你好大的胆子!”乍听此言,曾国藩也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立时怒斥道。
李钦咧嘴一笑:“曾大人,你难道没听见我方才说的那番话,连凌迟的罪我都犯下了,胆子自然不小。不过此事你和我说不着,该签的文书我都签了,接下来就是怡和洋行与大清之间的事儿了。”
见他如此惫赖,曾国藩知道此人已经不把一切礼义廉耻放在心上,根本无可理喻,他转而向约翰大班道:“李家的所有家产都已籍没充公,此人根本一无所有,你们被他骗了。”
“总督先生,你要明白,两淮盐场的经营权,只不过是淸国政府给李家的一种许可,而不是买卖,这种许可只是一种权利罢了,在法律上分文不值,也无法充公。”
“既然是给他的,当然可以收回来。”胡老太爷插言道。
“这倒是真的。不过也得你们的户部出面才行,可惜现在你们已经不能收回给李家的这个权利,因为方才我说过了,李钦先生已经将它全面转给了怡和洋行,若要是收回,那便得从怡和手中收回。不过,收回的理由一定要充分,英国商人可不是好欺负的。”约翰大班瞪了瞪眼,语带威胁道。
在场的大部分人,这时候都听明白了。当初李钦逃走,家产被全部抄没,根本无力再经营盐场,等于已经是一败涂地了,而且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也没人去在意那份朝廷许可李家经营两淮盐场的文书。想不到事态急转直下,李钦竟能死棋肚里出仙着,将两淮洋场拱手给了洋人,用这份无用的文书换得英国人的保护。
曾国藩沉着脸望着约翰大班手里那张户部文书,这轻飘飘的一张纸如今在他眼里真比泰山还要沉重。
“做生意的道理普天下应该都是一样的,公买公卖而已。”这时,有人忽然发声道,是古平原,他直视着约翰大班道,“英国人也不能不讲道理吧。当初盐场三分,四大恒后来退出,所留股份由李家和王家平分,所以说,李钦手里只有一半的盐场,他能转给怡和洋行的经营权利也不过是一半而已。”
“这……”约翰大班心知这是实情,“一半也行,两淮盐场的利润就算是一半也很可观了。”这是李钦教给他的,李钦知道无论是朝廷还是商人,都不会同意将这天下最大的利薮无端端分一半给英国人,且看他们如何出招,再行应对不迟。
古平原走到李钦近前,这两人从北至南,一直针锋相对,是老对头了,可他的目光却像是看着一个陌生人,话语声中也不带丝毫的感情:“其实我也曾经佩服过你,便是在太谷开当铺时,你设下城门当,赢下了远近所有的主顾。那时的你是个真正的生意人,用的也是生意人的法子。”
李钦本以为古平原会破口大骂甚至挥拳相向,万料不到他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更想不到,自己一直以来要的便是在古平原面前让他高高仰视,却在山西太谷时便已得到了他的敬意。李钦怔住了,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大哥”,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没有发出声音。
“只可惜你自甘堕落得太快,如今你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甚至不值得把你放在心中去记恨。话虽如此,你要是就此跑得无影无踪,那便算了。毕竟老天爷开了这么一个玩笑,你与古家有这样的恶缘,我不想对你赶尽杀绝,相信上天不会放过你。可是既然你要回来兴风作浪,我也绝不会手下留情。你,一定会后悔的。”
古平原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就连一向瞧不起中国人的约翰大班也被此人话音中的寒意激得心里打了一个突。
李钦先是一愣,随即反倒被古平原的话激怒了,他傲然道:“哼,嘴硬不如银子硬,你再有本事,也强横不过英国人,我就看着你怎么死!”
“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是没有动静呢?急死人哪。”总督衙门外,胡老太爷来回踱步,此老姜桂之性,论起沉稳还真比不上古平原。
古平原、彭掌柜等一干人围在左右,还有不少心念其事的两江商人也盘桓不去,就是等着在总督衙门里的这一场商谈出个结果。
“曾总督不比寻常督抚,他今日也说了,两淮盐场事关国家兴亡,他不会轻易让步的。”古平原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