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让慈禧太后为兰雪茶代言! (第2/15页)
这些灯都是请高手制作,用的是上好的红纱,外饰翠羽流苏,彩幅更是清一色的苏绸,上面绣着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奇珍异宝、众妙毕备,栩栩如生,几百丈的名贵苏绸就这样随随便便挂在胡同的街头巷角。虽说不能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可京商别出心裁,用纯白的羊毛毡子将醇亲王府前的一整条大街铺满,初夏的天气远远望去就如同下了鹅毛大雪,令人啧啧称奇。就冲着这份豪奢,便引来无数百姓的围观,有些人大老远从京郊丰台大营走过来,就为的看一看这些富甲天下的豪商巨贾。
古平原交了八千两银子,除了自己之外还可以带两个人进去,他本想带着郝师爷和常四老爹,可刘黑塔死磨硬缠非要进王府看看热闹,敢情他有到王府一游的癖好,在蒙古时受了重伤还非要古平原带他进柯尔克王爷府,今天更是一口一个“妹夫”,就是想到王府里看看稀奇。
古平原无奈,也只好让常四老爹等在外面,不过他在外面可也不闲着,要负责将古平原的那一番“布置”安排得妥妥当当。
就在万茶大会这一天的早上,在紫禁城西六宫的储秀宫里传来一阵哭爹喊娘的叫声,太监总管安德海急匆匆进了殿,早有小太监告诉他:“主子又犯了脾气,逮住个倒霉的,正在传杖。”
安德海点点头,这是他事先安排好的,他最了解这位“西边的”秉性,年轻守寡,早上起来经常有一顿脾气好发,此时最好是讲些新鲜好玩的事情来转移她的注意力,此时也是她最喜欢听事儿的时候。
要说新鲜,莫过于这一天京城里要办的“万茶大会”了,果然,一听之下,西太后容颜稍和,问道:“这么排场?还在老七的府里办,是谁这么大本事啊?”
“是……”安德海故作犹豫,“奴才不敢说。”
“在我这儿你有什么不敢说的啊,说!”
“喳,主子您想,这能使唤七爷的,还能有谁啊?”
慈禧皱了皱眉,“你是说六爷?”
“奴才可不敢背后说议政王,不过听说京商往国库里送了好几百万两银子,王爷立马就把这‘天下第一茶’的名号许给人家了。”
慈禧听了无声地冷笑一下,心里想,往国库缴银子?别是障眼法吧,银子大概没少进恭亲王府,不然恭亲王为什么这么热心帮着京商?再想到前几日自己说想修修园子,恭亲王一个硬头钉子碰过来说是内务府有钱便修,没钱不能打国库的主意,敢情这钱都跑到他自己府上去了。
慈禧素有肝气,不能生闷气,一气便痛,这时忍不住又皱起了眉头,想着自己在深宫无趣,外面却热热闹闹,真是越想越气。安德海是她肚里的蛔虫,一见就明白这位年纪轻轻的太后想的是什么,觉着火候差不多了,试探地说道:“今儿正好没有叫六部的‘起’,要不,奴才陪主子去看看七福晋?”
七福晋是醇郡王的大福晋,也就是慈禧的亲妹妹。说是去看七福晋,其实就是去看万茶大会的热闹,慈禧听了眼前一亮,随即又摆摆手,指了指东墙外。
安德海知道,这是怕住在东六宫钟粹宫中的母后皇太后知道。虽说两宫并尊,但毕竟“东边的”当年才是正宫皇后,论起地位还是在西太后之上,要是听到微服出宫的风声,责备一句半句,这个面子丢不起。
“不带侍卫,奴才护着銮驾,从西华门悄悄出去,午后就回来,包管谁都不知道。”安德海鼓动着,古平原的一万两银子此时正在发生作用。
“嗯。”慈禧沉吟着,已是有八九分心活。
“就算有人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这姐姐去看妹妹,还能有人说闲话不成?”安德海一句话,这事儿便算是定局了。
可谁也没想到,安德海和慈禧的行踪都落在了遍布皇城的“杆儿上”乞丐帮的眼里,他们都认识安德海,至于那个女人,却是无人识得。不管怎么样,拿了人家的银子,今天西太后宫中哪怕是钻出一只耗子,都得把信儿给人家送到。
“各位,各位。”李万堂站在王府后花园的花厅阶上,对着园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拱手一揖,“今儿能在王爷府里办此盛会,我与诸位都是三生有幸,我先代天下商人谢过王爷了。”
说罢,他转过身干净利落地给王爷打了个千,端坐花厅正中的醇郡王只微微点了点头。他是王爷,按清朝的仪制是礼绝百僚,即使是中堂向他请安也可不必还礼,更何况他心里根本就瞧不起这帮钱眼里翻筋斗的生意人。
从心里往外说,醇郡王压根就不同意在自家的花园办什么万茶大会,恭亲王以“六哥”的身份压他,又提了京商报效国库的事情,要他以国事为重,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他没法子,这才勉勉强强应了下来,心里就如吃了苍蝇般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