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让慈禧太后为兰雪茶代言! (第10/15页)

“那、那,唉!”在自己府里都奈何不得洋人,醇郡王气得坐下重重一拍桌子。

这时候,台上已经在展示茶艺了,这套茶艺可真是新鲜,居然是从采茶开始。四个小洋婆扭动蛮腰,按照事先学会的动作,拈指从茶树上采摘茶叶,放入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小斗内,就见她们袅袅娜娜,学足了采茶女的风姿,引得台下的众人啧啧称奇。

更奇的是,她们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居然不是青青的叶片,而是细细的、已经炒青捻制好的茶叶。

“这变的是什么戏法?”有人看不明白,索性大着胆子凑近了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株茶树上被人用极高超、极巧妙的园艺工夫进行了嫁接,将制好的干茶叶接到绿叶之下。采茶的小洋婆看似是摘叶子,其实是将手指伸到叶片之下,将嫁接好的茶叶取了下来。

“哟,是谁这么大本事啊,竟有这等巧夺天工的手艺。”人们无不惊叹。

一旁的郝师爷却是心知肚明。他受了古平原的嘱托,去找京城里最有名气的园艺匠人,细打听之下,知道手艺最好的那一位,便是专给王府拾掇园子的园艺大师卓三三。

古平原要郝师爷“三顾茅庐”,结果郝师爷跑了整整五趟,还托了京里的熟人来求,这才算是请到了卓大师帮忙。茶树是卓大师自家园子里栽的北方异种,又略加修剪,更无人能看出本来面目。也多亏了卓三三的妙手,这死茶叶藏在活茶叶之下,看上去居然毫无破绽。

至于那四个小洋婆当然是林查理那边找来的了。他原本以为此事极难,却不料到了英国人的使馆,找了个厨房里帮佣的同乡,一吐露来意,居然有七、八个使女争着想要得此兼差。

外国的使女就是中国的丫鬟,都是下人身份,远渡重洋来此伺候公使、参赞与他们的贵妇人,并不觉得自己身份贵重。而且洋人没有男女大防的观念,对于抛头露面不以为意,又是唯利是图的性子,只要有钱赚,并不在乎是被本国人使唤,还是被中国人雇用,结果林查理轻轻松松地回来交了差。

古平原便在钱市胡同的那处小宅子里,教这四个洋女人采茶、奉茶,尽管双方语言不通,幸好也不是什么艰深的技艺,用不几日,便都演练得滚瓜烂熟了。

今儿这一上场,果然震惊四座,古平原心里也高兴,知道扬名的目的肯定是达到了。但他不住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可别蹈了南宫大公子的覆辙。

洋婆儿将采好的茶倒入茶罐,古平原便按着闵老子亲手传授的茶艺开始冲泡。要说他的手法,一是稳,稳如泰山,各个茶具挪动摆放的位置毫厘不差;二是准,投茶冲水,每一杯都恰到好处;三是快慢有序,既不求快也绝不误了半点火候。一套茶艺展示下来,虽然没有人叫好,但大家心里都有数,也都在心里点头称赞。

等茶冲完了,古平原命洋婆儿将茶端给王爷和各位茶商品尝。

众茶商哪见过这阵势,以往都听说洋人凶蛮无比,火炮犀利,一言不合就要开仗,连咸丰爷都被洋人撵到热河避暑山庄。这时候突然见到四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妙龄洋婆儿,执礼甚恭地向自己奉茶,茶商们只慌得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在躲避的时候不小心摔了跤,还有几个见洋婆儿端着茶过来,连连拱手作揖,就是不敢接这杯茶。就连醇郡王一见洋女人走到自己身前,用半生不熟的语气道:“王爷,请用茶。”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不该接。

其实这也不能怪园内众人,都知道洋人不讲理,而且特别的护短,所以见了洋人,也不管他是干什么的,统称为“洋大人”,在沿海一带曾经还闹过巡抚向洋水手躬身下拜的笑话。

尽管园内一阵哄乱,但最后众人还是把递到手上的那杯兰雪茶喝了。

茶一入口,大家就都是一怔,这帮茶商天下名茶喝得多了,可还没尝过这般滋味,有人就忍不住又要讨一杯来,连高奎都连着喝了两杯入腹。

其实要说兰雪茶比碧螺春、龙井、信阳毛尖高出一大截,那也不见得,但是这是新创的茶,而且茶香的确有不凡之处,在场众人都是第一次尝,又被“洋人采茶”这件事弄得目眩神迷,先就吊足了胃口。等到这“身份贵重需由洋人端来”的兰雪茶一入口,真如同喝了仙汤一般,咂舌品茗,都在不由自主地点头。

“主子,可了不得了。”安德海办完了传懿旨的差事,匆匆走进小花园。慈禧原本派他悄悄前往万茶大会的会场看热闹,回来讲给自己听,安德海也不敢忘了这事儿。

“怎么了,你这奴才也不是没见过世面,怎么就慌成这个样子。”慈禧瞟了他一眼。

“主子您没瞧见,王府的后花园里来了四个洋人,还是女的。”安德海知道慈禧爱听新鲜事儿,等古平原献茶过后,立刻就跑回来“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