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平原获得第一笔“风投” (第2/15页)

朱志脑门的汗都下来了,侯二爷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一张口就是:“不能验!”

“为什么不能验?方才我忘了,这才要现在验。而且我已经交了银子,这批货是我的了。”康巴商人扬了扬手里的货单,大喝一声,“我想什么时候验就什么时候验!”

话说的是啊,货是人家的了,凭什么不让人家验?侯二爷往两旁看看,他的茶庄也设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里,街坊四邻看见有热闹,又是候二爷的买卖,谁不要过来瞧一瞧,眼见着已经聚了一大帮的人。

侯二爷脸上的汗珠子也落了地,他急中生智,叫道:“这是买卖街,你要当街验货,挡了人家做买卖,官府知道了怪罪下来怎么办?不能验!”

强词夺理倒也是一番道理,茶庄伙计们听掌柜的这么说,也跟着起哄,忽听一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我倒是觉得验一验不妨吧!”

人随话到,正是郝师爷。他半年前来镇上视察过城防,百姓多有认识他的,此时不禁议论纷纷。

侯二爷眨眨眼,眼珠转了几圈,看看打起官腔的郝师爷,再看看他旁边冷冷望着自己的古平原,眼光再扫向茶包上“侯记”的戳印,身上忽地打了个寒颤。

“我、我不卖了,我退银子。”侯二爷知道中了圈套,颤声道。

“侯二爷,没收银子之前你可以说不卖,这收了银子,货就是人家的,你说不卖就不卖了?王法、道理,都讲不通啊。”郝师爷不紧不慢地说。

“这、这、郝师爷,您借一步说话。”

“不必了,等验了货我自然要讨一杯茶喝。”郝师爷扬起脸看都不看他。

“别废话了。”康巴客商从腰间嗖地抽出一把精钢所制的短刀,二话不说就挑开了一包茶包,茶庄伙计再想拦已经晚了。

“啪”地一声,一块茶砖在地上被摔碎,古平原快走两步,弯腰拣起两块碎茶,在手中揉开,只扫了一眼,就平摊双手将“茶叶”向前一捧。

“大家请看,这是茶叶吗?”

围观的有不少都是做茶叶生意的买卖人,再说徽州盛产茶叶,就没有几个不喝茶的,此时围拢过来一看,都是大吃一惊。

“呦,这不是屯溪绿啊!”

“可不是嘛,看着像,闻着也像,但不是。”

“那这是什么啊?”

侯二爷的脸早就绿了,此时蹿过来,一掌打落古平原手中的茶,恶狠狠地道:“这就是屯溪绿,是新种,谁敢说这不是!”

碍于侯二爷平日的霸道,他这一发威,还真镇住了众人。就在大家小声嘀咕的时候,人群外有人说道:“让老朽来看一看。”

众人一闪,一个少年扶着一位老者走了进来。

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因为他在徽州地界实在是太有名气了。

“闵老子!”

“不敢当,老朽闵汶水,想验验这茶,不知诸位信不信得过我老头子。”

一个茶店的掌柜应声道:“说到茶,要是信不过闵老子,那还能信谁啊!”

“说得没错!”大家群起响应。

侯二爷本想阻止,眼见众怒难犯,愣愣地站在一旁。

闵老子从地上抓起一把茶叶,掂了掂,用手指拨了两下,不屑地冷笑一声,将茶叶丢到地上,仿佛是怕脏了手似地双手拍拍。

“诸位,今日这茶老朽不敢妄评,因为我一辈子只评茶,却从没评过槐树叶!”

“啊!槐树叶?”立时间整条街都轰动了,人挨人,人挤人,都在往侯记茶庄前挤。

“不错,正是槐树叶,大家要是不信,可以亲自验证。”古平原大声道。

街上众人纷纷捡起碎茶砖,仔细看去,这一被说破,人人都认了出来,“没错,是槐树叶!”,“把树叶当茶卖,这可太坑人了!”

郝师爷一面安排镇上的地保维持秩序,一面命他带来的衙役到茶庄里搜检,不多时,衙役来报:

“后面有间仓库,里面堆的都是槐树叶。”

郝师爷点点头,望向脸上油汗直淌,早已堆歪得不成人形的侯二爷。

“侯二爷,请吧,到知县衙门去一趟,这官司有得你打了。”

侯二爷抬起无神的眼睛,正对上古平原那双冷似寒川的双眸,他不禁激灵打了一个冷颤。

“此事一出,不会再有任何人和他做生意了。侯二库房里的那些毛峰、松萝、屯溪绿,还有那一大堆的槐树叶,就等着堆在那里发霉吧。”郝师爷吸了一口旱烟,笃定地说。

“闵老先生,这个,您请收好。”古平原脸上笑意盈盈,将一份书简隔桌递了过来。此刻他与闵老子、郝师爷都在知县衙门的签押房中,侯二爷的案子刚刚审结,他们作为证人还未离开。

闵老子本在捻须笑着,一见问道:“这是何物?”

古平原也不卖关子:“乔知县秉公明断,将侯二这些年所发不义之财统统罚没,这是老先生那家茶店的店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