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章(第2/5页)

因为耳机线不是太长,而且动一动脑袋总害怕把她的那只耳塞扯下来,没过多久,我就把耳塞还给了她。4和3在聊天。4在说她的爸爸,3在说她的姥姥。我觉得姥姥这个词有点土,几乎每次听到我都有这个感受。6戴着耳机呆呆地看着前面的椅背。

10、7、8和14一边说话一边走过来,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10、7、8上车坐下。14和我们话别,说不陪着我们走啦,司机师傅带着我们,他很熟的。我们笑着和14挥别。

3

车开动了。7说:“这次由15师傅带着我们走,15师傅辛苦了,”7指着司机转头朝我们说,“这是15师傅。”我们齐声说:“15师傅好,15师傅辛苦了。”15师傅先笑了,又转头朝我们笑笑,招招手。其实这有点危险。15师傅三十五六岁,长得白白胖胖的,慈眉善目。

汽车在城市里穿行,弯弯曲曲地绕了很多弯,有些街道像山路一样起伏。我看着窗外经过的高架桥,还有那些陈旧的楼房,好多楼房的阳台和窗台上都摆着鲜花。我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县城,好像早就来过这里、早就看过了这样的景色。

5坐在旁边隔着过道。当大家都这么默默坐着时,我觉得有点尴尬(我们故意把“尴尬”读成“监介”,觉得比较好玩)。当汽车出城走上高速公路时,10说话了。她说现在太阳毒,等下车后大家都要涂防晒油。我有点懒得涂,何况我也没有。她还说外面饭店的油都不好,大家少吃点油。我觉得没事吧,管不了这么多。

马路越来越开阔,两边长满了树,这些树很高大、枝叶茂密,不知道是什么树。15说我们大概要坐三个小时的车,在希望小学那里吃中饭,然后去一条溪那里玩。7高兴地说:“他年轻的时候去过那条溪,很好玩的,风景很好,拍了很多照片。”10说:“大家跟着7老师多拍些好看的照片,我看是不是回来之后我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比比谁拍得好。”她还说,到了学校之后,要跟孩子们多交流,她会观察大家的表现。我又想起了我的相机快没电了。

马路进入了山里,越来越窄、越来越多弯,两边的风景也越来越好,大家都举着相机拍照,3还尖叫着说看见了松鼠,4笑她看见的是老鼠吧。3就翻白眼。我也跟着大家拍了几张,想到无论如何要留着点电去希望小学拍几张,就把相机放下了。

两边都是山,虽然看不到,但感觉这些山后面还是山,我们来到了群山之中。

4

汽车慢慢地靠着马路边停下来,两个轮子在水泥路上,两个轮子压在路边的泥地上。我们一下车就踩了一鞋底烂泥,互相提醒不要滑倒。感觉好像没有下过雨,不知道为什么地面这么湿,可能空气太潮湿了吧,但这实在有些夸张。

我看看前面的情况,才发现广场上那些学生也来了,听他们说话,好像是广东人,好几个老师带的,都是些三四十岁的男老师。马路旁边站着一些村民模样的人,远远地看着这边。学校和马路之间隔着一条很窄很深的小溪,架着预制板当桥。过了桥,下了斜坡,就是学校的大门,一条水泥路,路两边隔几米站着一个孩子热烈鼓掌,喊欢迎欢迎。两三个中年男人迎到桥头和10、7握手。8跟在边上笑。我突然觉得其实8有点笨,以前一直觉得他挺会张罗的,因此还有点佩服他。

那几个中年人在前面带路,我们跟在10和7后面像走红毯一样。孩子们看着我们走过去,大声喊欢迎欢迎。他们的衣服又脏又旧,我有点窘,好像大家都有点窘,我想赶紧走完这段路。

操场上摆着好几排凳子,还有一排桌子面对着凳子摆着,凳子上腿并腿坐着好多小孩,大多数人都转过头来看我们。我想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好奇。教学楼看来就迎面这幢三层楼。我们在凳子上坐下,没看到什么老师,仰头看去,教学楼显得很高大。

过了会儿,来了一排人在桌子后面坐下。刚才在校门口跟10和7握手的那些中年人里的一个,站起来发言,他说他是校长,对我们的来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他长得黑黑瘦瘦的像一个经常下地的农民,可能他真的经常下地。他站着发言,让我觉得有点奇怪。

过了会儿,一个穿白衬衣梳背头的说是乡里来的人也是站起来发言,看来他们这里就是站着发言。接着一个矮胖子发言,说自己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听上去普通话是要标准一点,不过说的全是废话。我注意到背后的孩子开始骚动起来,即使校长严厉的目光扫来扫去,也没什么用。接着广东来的校长发言,他坐着,最后10发言,10也站了起来,显得比广东来的校长更入乡随俗一些。10发言的时候,8在台下一直拍照,各个角度地拍。他穿着一件有很多个口袋的灰色的马甲,相机的镜头挺在胸前,又黑又粗又长,样子十分专业。10说完话之后,举行赠送仪式,送文具和书。两个学生作为代表上去送,几个当地的孩子上来接。那两个学生一下子显得皮肤好白,穿的马甲也变得又好看又干净,当地的孩子又黑又脏,穿的就是破衣烂衫。这时8更是跑来跑去各种拍,还把相机杵到当地的孩子脸上拍。1不轻不重地说:“8怎么这样啊,这么不尊重人。”5说:“是呀!”1又说:“这样的仪式特别不好,送就送呗,干嘛要这样,这些孩子上去,那些城里的孩子肯定可骄傲了。”我有些意外1会这么说,连忙表示认同说“是啊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