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早产畸形(第3/5页)

杨子轩回到陆晨曦身边,弯下腰盯着电脑屏幕看了看,笑道:“你这么手动抠着刻度画点组图,等真做完,可能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

陆晨曦烦恼地道:“你怎么又来了?你到底是谁啊?”

“你别管我是谁。我知道你在干什么,你是着急让家属做决定签字,及时给孩子做漏修补手术,对吧?”杨子轩问。

陆晨曦一愣,点头:“对啊。”

“你现在做全组的预后图表和曲线,效果肯定不明显,说服力不强。给我吧,我帮你。”杨子轩把箱子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坐在陆晨曦身边,陆晨曦狐疑地看着他。

他坦然地伸手跟她要电脑:“我是搞医学科研的,做图做表、阐释结果是我的长项,放心吧。”

陆晨曦看看时间,还是把电脑不情愿地交给了杨子轩。杨子轩接过来一边开始操作一边说:“刚才陈教授让我告诉你,这孩子出生不到二十八天,是妇产科负责的范围,她请你尽量劝说患儿母亲同意手术,一切责任她来承担。”

陆晨曦感动地看向走廊的另一头。

庄恕坐在办公室,翻看一摞复印的病历。方志伟进来,道:“我把您要的新生儿先天食道闭锁病历都复印了。”

“好的,谢谢。”庄恕看他手里还拿着其他东西,问,“这些是什么?”

方志伟展开手里的一面锦旗,上书“华佗再世,妙手回春”,道:“您看,这是痊愈孩子的父母送来的,有说服力吧?”

庄恕看了看,尴尬地说:“这个……就不用了吧,这也不是评先进,还是数据和病历更有效一些。”

“哦,好吧。”方志伟有点失望地收起锦旗。

庄恕翻看着方志伟给他复印的重点病历,问:“这个就是院长和主任都认为康复可能性很小,最后陆大夫给做了手术的孩子吗?”

“是啊,这孩子前不久体检,身高、体重、听力都在正常范围,口齿也清楚,比一般孩子说话还早呢。”方志伟咧嘴一笑。

庄恕一边看一边点头:“把你这些锦旗都收好吧,等会儿心胸外科的周例会,你跟我一块儿去参加。”

心胸外科的周例会上,副主任医师张默涵交代着这几天的情况:“……还有就是林森的手术,已经跟家属谈好。家属同意手术,前提是陆大夫做,手术安排在明天。”

他说完后合上病历记录。庄恕开口道:“异物性肉芽肿合并妊娠的孕妇柳灵,今早因胎盘早剥,急行剖宫产手术。她胸科的问题不大,但新生儿是先天性食道闭锁。”他说到这里,低头各自记录自己患者情况的医生大半都抬起头,杨帆“啊”了一声,问:“检查已经做了?确诊了?”

“做了,已经确诊。一侧盲端、一侧连通气管形成漏。”庄恕道。

“修补漏的手术做了吗?”

“家属还没做决定。我交代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做严格监控呼吸管理,十五分钟吸液一次,防止吸入性肺炎。”

杨帆沉吟道:“对新生儿手术要格外慎重,你一定要尊重家属的决定。患儿和产妇的心胸外科病历写了吗?”

“今早事发突然,房主任没有走常规程序直接找我了,还没来得及通知您,记录我都补齐了。”庄恕打开夹子递过去,里面有柳灵的影像检查、血生化检查、新生儿会诊记录、知情同意书等,都有庄恕的签字。

杨帆接过来,翻了翻,抬起头笑道:“咱们胸外病历差是‘传统’,每年院办检查都不合格。大家都抱怨说是因为急重症多,病历来不及做细。这份庄大夫的会诊全记录拿去复印传看。”他合上那个夹子,递给身边的医生,“对急重症救治的速度和质量上,谁能够超过庄教授了,再来说病历记录不全是因为先救人,否则,就把病历给我做好。就到这儿吧。”

杨帆收拾着资料,庄恕却开口道:“主任,这个新生儿的手术,家属虽然没有签字,但我想再跟您讨论一下。”

杨帆一怔,看着他。

“新生儿修补漏的手术必须尽快进行,这个孩子目前没有其他畸形或并发症,是手术最佳时机。但是我解释了很久,孩子妈妈还是犹豫不肯签字。”庄恕解释。

杨帆皱眉道:“这个……拖过二十四小时,很难避免吸入性肺炎啊。”

庄恕点头:“所以我觉得光口头解释也许不够,我把这几年本院这类治疗的预后数据收集了,想做一些图表来说明。陆晨曦是这方面最出色的专家,手术经验最多,所以我想请她去,跟患者家属亲自解释。”

杨帆摇头叹气:“这种事情,你都说不动家属,让陆晨曦去说?她跟患者家属吵吵嘴也就罢了,可别没签字就把孩子抓进手术室了。”

庄恕刚要反驳,杨帆抬手摆了摆:“我是说陆大夫是急诊的,我管不了她,可万一真出了事儿,责任是我们心胸外科的,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