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救将军孙遇隐遁,更姓名琴燕归家(第3/6页)

夜深人寂,两只灰鹤悄悄降落在牢房顶上,石琅玕下了鹤背,蹲伏在屋顶四下观察,南山径自驾鹤离去,不久又带着曼陀乐来到屋顶。

石琅玕与曼陀乐寻个无人之处跳下屋顶,偷偷摸到牢门附近,曼陀乐双手结印,口中“咿”的一声,牢门口两个守卫立时倒地昏睡,不知做何美梦去了。

只见石琅玕与曼陀乐溜进牢房,不知曼陀乐又以幻术迷倒了多少守卫,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二人搀扶着李义南走出牢门。

南山忙驾鹤降落到地面。因李义南受了杖刑,无法着座,石琅玕与曼陀乐便扶着李义南趴伏在鹤背上,南山御着两鹤飞空而去。

石琅玕引着曼陀乐跃上屋顶,一路七纵八跃地出了那牢院。回到孙遇家中时,李义南已换好了干净衣裤,见二人回来,忙施礼道谢。

石琅玕忙扶住李义南道:“大家都是兄弟,李将军何必客气?”

曼陀乐问道:“你的伤不要紧吧?”

李义南皱眉道:“这点伤倒不算什么。”

曼陀乐微笑道:“我早说过小皇帝昏庸,如今你总该认清了吧。”

李义南道:“朱温那贼设计害我,蒙蔽圣聪,非是圣上之过。”

石琅玕问道:“那朱温为何要陷害将军?”

孙遇也问道:“是啊,朱温为何要陷害兄长?”

李义南道:“贤弟,你还记得我说过当年力敌南诏武士拼死救驾之事吗?”

孙遇道:“当然记得。”

李义南道:“那四十名武士之中只逃走了一人,你可记得?”

孙遇道:“唯独此人是个唐人,四十人中只有他一人使剑,此人心机缜密,且心狠手辣,他是害死了自己的一名同伴才得以脱身的。”

李义南道:“当时他虽然蒙着脸,可是他那双眼睛我永远都忘不掉。”

孙遇道:“兄长莫非是说那朱温……”

李义南点头道:“不错,我奉命去同州宣旨,一见那朱温,我便认出了他的眼睛。想必那厮也认出了我,当时他却假装与我初识,对我盛情款待,又说要为圣上筹备贡礼,要我多留几日,待贡礼办妥后再交我一并带回。谁知那厮却暗中写了一封密奏,诬告我暗通贼寇,详细列明了这两年我向贼寇传递的军情,还说圣上西巡时,我为贼寇留下路标,让贼寇派人追杀圣上,后来幸亏忍者暗中护驾,才令圣上逃过一劫。”

孙遇道:“如此说来,这厮确实认出了兄长,他怕兄长道破他的老底,故而来个恶人先告状,想要除掉兄长。”

李义南道:“正是!可惜我回来之后,那厮已备齐了一大堆罪状,任由我如何辩解,都无人肯信。我想要再见圣上一面也不能够,便糊里糊涂地被判了死罪。”

曼陀乐道:“小皇帝宁肯相信一个受招安的叛贼首领,也不相信自己的功臣,你还说他不昏庸?”

石琅玕道:“那朱全忠倒是个厉害角色,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其实即便是将军揭了他的老底,朝廷也未必会把他怎么样,他却不愿冒险留下将军这个心腹之患,我看此人日后必非安分之人。”

南山一直听众人说话,此时插道:“你们说完了没有,再不走天可要亮了。”

石琅玕忙道:“对对对,赶紧让南山送将军出城吧。”

曼陀乐问道:“你们要送他去哪里?”

石琅玕道:“先去北面百余里外的白鹿山中,待我去与他二人会合后再作打算。若非李将军身上有伤,便径飞去五台山最好。”

曼陀乐道:“我倒有个主意,既然燕儿姐姐与黑绳三正在翠海,距此不过六百余里,何不将李将军送到那里去养伤?最是安稳不过。”

李义南忙道:“我如何好去麻烦他二人照顾?”

曼陀乐道:“不必麻烦他二人,我也正要去寻燕儿姐姐,我来照顾你便是。”

李义南忙又说道:“这如何使得?怎敢烦劳乐儿姑娘?”

曼陀乐笑道:“我倒不觉麻烦,只要你不讨厌我就好。”

李义南道:“在下喜……岂敢讨厌姑娘!”竟满脸通红。

曼陀乐心知李义南改口未说出的话,顿时想起李义南当年在幻境中与自己缠绵,也不禁脸热,转对南山说道:“如此最好,那就烦请南山姑娘将他送到翠海去等我。”

南山点点头,又看了看石琅玕,石琅玕忙道:“你们先走,我与乐儿姑娘随后赶去。”

南山道:“其实你们不必赶来,等我将李将军送到,再回来接乐儿姐姐便是。”

曼陀乐道:“何必如此麻烦,我二人有手有脚,又不曾受伤,自己赶去便是。否则的话,你还要往返两次,接了我还要接石大哥。”

石琅玕也点头应和。

南山便将石琅玕叫到旁屋,低声道:“你可要快些赶路,最好一日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