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第2/4页)

那些皂袍一动不动,好似一群黑鸦,觊觎尚有余温的尸体。

我被送入五方殿,那是位于皇宫西北角之佛堂,屋檐高耸,漆柱间悬挂经幡,上书七佛名号。殿堂正中,一尊十丈来高弥勒佛像依壁而立。

这佛像与平常不同,嘴角微扬,笑容诡异。

师父法器被我带来。鎏金曼扎盘,绿松石阏伽,还有那斑驳的法器。我不禁张开五指,抚摸起骨质顶盖,那只黑蝎仍在其中。

殿门敞着,一阵冷风穿过佛堂,幡布四下飘动,仿佛一道道瀑布。

丝竹管乐之声随风飘来,我想象筵席上光景: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平日肃守清规的师父可会饮酒?或许,他会的。

“过来,过来。”

我听见法器中声音,不禁惊惶。那顶盖纹丝不动,我凑上身,闭起一只眼,从孔隙向内望去。

“看得到我吗?看得到我吗?”

我不由退后三步,绊倒地上准提。铜镜与青石擦出惊心声响,回荡于殿里,久不散去。

“妖孽,休得作怪!”我厉声斥道。

“妖孽?”骨碗里传来窃笑,“你说我?在说我?”

“难道还是别人?”

“哈哈……哈哈……”

笑声变得肆意,回荡于空阔殿堂之上。我按住腰间藏刀,抽刃出鞘。

“小和尚,莫拿刀尖对我。”那声音嬉笑道。

“你若再多言,小心我斩毙你本体。”

可那刀尖却在颤抖。

“你不会的。”声音转成柔软调子,萦绕在我耳畔,“难道现在,你还下得去手?”

我僵住,那是阿珠的声音。

最后一次见到阿珠,是于古寺祭台下。那日是个阴天,我远望她趺坐于基石旁,凝视台上经幡随风翻飞。

彩色幡旗被阳光浸透,一圈圈炫目晕轮。阿珠却一动不动,只有头上一串珠子微微摇晃。

一切太安静,静得怕人,我也想不出一句话,打破压煞人的沉默。

在她背后,我盘起双腿,摆出一副冥思之状。可一闭眼,总有一股念头在冲撞、撕裂,搅得脑海中翻涌不宁。

于是我放弃,睁眼望向天边,想看云卷云舒,看苍鹰翱翔。

可天上既无云亦无鹰,唯有一片空洞的蓝,深不见底。

阿珠先开口,指那片幡旗道:“你说究竟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

我苦笑,师父讲过此事。

“是心在动。”我答道。话一脱口,不知自己还该说些什么。

她不置可否,缓缓起身,似要从坛边离去。

“没有任何东西在动,”她蓦地道,“我们看到的,只是万物业果罢了。”

我望着她,心中涌出无限悲伤。

她垂下头,双手搭在我肩上。

“我知你不愿这一切发生。”她说,“但阿吉,不要憎恨师父。一切皆是业果,我无怨言,你亦当如此。”

她离开了,留我一人浸溺在无边静默中。

一切本该如此?我拼命思索,试图找出答案。可若真如此,阿珠,你又为何落泪?我伸出两指,轻抚袈裟上泪渍。

那片晕湿逐渐风干,不久没了踪迹。

我闭上眼,不知该念诵哪段经文。

“你这妖孽!”

我怒不自持,又慌张不已。殿上烛火忽明忽灭,似有一股邪风平地而起,于大殿上席卷而过。

“假扮阿珠,别以为我会放过你。”

“我就是阿珠。”那声音道,“你不记得我了?”

“不,你不是。阿珠早就死了。”

“可谁又说过,死人就不能开口?”

经幡翻飞,尖啸风声令人毛骨悚然。

“你有何目的?要怎样才肯罢休?”我激声道。

“哈哈哈。”

忽地,妖风息止,佛堂光火重又亮起。阿珠声音消失,先前浪笑取而代之。

“小和尚,你真不讨人喜欢。”

我闻言不语。

“你为何对阿珠妹妹这般在意?”

“聒噪。”我道。

“你想再听她说话吗?”

“想,但不是你那骗人把戏。”

“你怎么知道,方才就是骗人?”她放肆笑道,“你知我是谁?我不是谁,谁也不是我。我是囊中,披上谁的皮囊,便就是谁。”

我一时不寒而栗。

“可阿珠……”

“她骸骨还在,你们西方法器真好,我在这里,反比先前快活。”

“你若再敢对阿珠不敬,”我说道,“我便灭了你。”

“小和尚,别凶嘛。”她嬉笑道,“你若对我温柔些,我有一物报答你。”

“报答?你能报答什么?”

“别忘了,现在我是阿珠。我有她过去所有记忆。”

入夜,筵席聒噪业已散去。我熄灭殿中烛台,只于案上留一盏油灯。

光芒寂灭,憧憧巨影攀上殿壁,于四壁间眈眈逐逐,仿佛下一秒便扑将而上。我趺坐于殿前,不看、不听、不语,平心入定,抵御妖言魅语侵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