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多舟少(第3/7页)

将军找对人了。塔夫家族已经在泰晤士河做了三代生意。现在的造船厂是道格拉斯·塔夫在一九二二年创立的,他对河上的每一艘船了如指掌。他愿意为将军效命,帮忙徵调所有合适的船只。

最先徵调的十四艘船已经在造船厂里了。工头哈利率领十四名工人迅速卸下船上的软垫和瓷器,拆掉平时使用的装备,确保发动机运作正常,并且把油缸加满了油。

塔夫本人则在泰晤士河上下游之间来回奔波,挑选他认为经得住这项任务的其他船只。大部分船主愿意配合,有些人甚至随着船只一同前来。少数人拒绝了,不过塔夫照样征用他们的船。有些人根本被蒙在鼓里,直到后来发现船只不见,向警方报案“失窃”时才真相大白。

与此同时,自愿工作者到塔夫家集合。他们多半是业余人士,来自“小船俱乐部”这类团体,或是一个名为“河上紧急救援服务”的战时组织。这些士绅将船只开往下游,照计划在绍森德(Southend)交给海军接手。

当然,小型船只局不只向塔夫求援,它基本上接洽了从考斯(Cowes)到马加特(Margate)的每一家造船厂和游艇俱乐部。但它没有详加说明,只描述了船只需要航行的里程。在利特尔汉普顿(Littlehampton)的威廉奥斯本造船厂,“关恩老鹰号”(Gwen Eagle)和“班吉欧号”(Bengeo)舱式游艇似乎符合条件。港务长立刻调派当地人手,两艘船顺利出航。

小型船只局通常直接跟档案中的船主联系,基本上每艘船只都必须申请许可,但是文件往往早已失去时效性。

尽管后来传出许多英勇牺牲的故事,但某些案例起初非常棘手。普雷斯顿的助理秘书贝瑞曾经跟一名遗产执行人纠缠不休,后者坚持厘清谁该支付船只下海时的三英镑费用。不过大部分时候他所面对的问题是类似船主来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回船上拿威士忌。当贝瑞回答来不及时,对方只表示希望找到酒的人可以好好享用一番。

发电机室也不只向小型船只局求援。位于查塔姆的皇家海军岬角指挥部搜索泰晤士河入海口,寻找吃水浅的驳船。伦敦港务局卸下“福伦丹号”、“杜巴尔城堡号”以及其他正好停在港口的远洋轮船的救生艇。皇家救生艇学会(Royal National Lifeboat Institution)则送来东部及南部沿海的每一艘救生艇。

陆军提供了八艘登陆艇,不过必须想办法把它们从南汉普顿运送过来。发电机室里负责联系船务部的吉米·基思致电伦敦的海运局,向贝勒米求援。就那么一次,问题顺利解决。贝勒米翻阅档案,发现此刻停泊在南汉普顿的“麦卡利斯特氏族号”(Clan MacAlister)大型货轮,具有特别强力的起重吊杆。它在二十七日早晨开始装载登陆艇,下午六点半便起程南下索伦特(Solent)。

船上有一群不寻常的乘客,他们是负责操作登陆艇的四十五名水兵及两位预备军官。和斯固特的组员一样,他们也是从查塔姆海军营区徵调过来的人员。有时候,船只很幸运地遇到经验丰富的组员,不过通常的情况是像“祖国号”(Patria)斯固特那样——舵手不会掌舵,轮机员第一次接触船用柴油机。

拉姆齐将军的手下继续在发电机室内马不停蹄地工作,似乎有做不完的事,而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刻解决:清除X路线的水雷、要求皇家空军派出更多战机进行掩护、找出更多把刘易斯机枪、派遣“加尔各答号”(Calcutta)防空巡洋舰抵达现场、修理受损船只、替换疲惫不堪的船员、送饮用水给被围困的部队、准备援救伤员、取得最新的气象预报、组织大约一百二十五艘维修艇,替目前聚集在希尔内斯的小型船只进行维修,以及尽快召集一些人制作梯子。

“可怜的摩根,”拉姆齐在写给玛格的信中描述他手下所受的影响,“他绷得太紧了,迫切需要休息。‘旗子’看起来跟鬼一样,秘书一夜之间突然变老。事实上,我的手下全都筋疲力尽,而我看不到任何放松的机会。”

不过,拉姆齐倒是见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丝曙光。海军中将萨默维尔爵士(Sir James Somerville)从伦敦南下,自愿偶尔接手拉姆齐的工作,好让他休息一下。萨默维尔的个性极富魅力,深受下级军官景仰。他不仅是完美的替补人选,且十分擅长解决问题。他在五月二十七日抵达后不久,遇到“真诚号”(Verity)驱逐舰的人员士气瓦解。这艘船两度横越英吉利海峡,遭受严重炮击,船长受到重伤,船员濒临崩溃,一名水手甚至企图自尽。当代理舰长前来多佛城堡报告状况,萨默维尔跟他一起回到船上,对所有船员发表演说。他知道精神喊话的效果有限,因此让“真诚号”休息一夜。隔天一早,它就重回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