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四海九州尽姓洪 (第2/4页)
天下洪门本一脉,孙兴社虽是新堂口,职务分工亦跟其他堂口相同,简单明了,有所谓六级八职,坐馆龙头之下是“二路元帅”,再之下是“双花红棍”,左有“白纸扇”,右有“草鞋”,打架的谈判的跑路的,各有所专。在这之下是“四九仔”,还有负责管账的“先生”和仍未正式登堂的“蓝灯笼”,都是自己人。
洪门亦称“三合会”,香港早在一八四五年一月已通过特别法例,任何人只要“自称三合会会员”,即会被抓到法庭起诉。“三合”也者,有道是广东省内东、西、北方合源之意,但另有指福建省云霄县高溪庙始是三合正宗,漳江、南江和渚水于此汇流,万云龙禅在明末崇祯年间聚义抗清,高溪庙是根据地,庙前有对联:“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至于洪门之说,同样有分歧,有道是汉人失去中土,“汉”字变“洪”字,以此立名,暗含恢复大汉山河的雄心壮志。也有说朱元璋年号为洪武,起义者一心向明,尊崇旧朝。更有谓陈近南有大将苏洪光,威名震慑清兵,所至之处,天际常现红霞,洪乃“红”的转音,感念祥瑞天佑。
岭南洪门堂口,名目繁杂,“山”“堂”“社”“联”“会”“帮”,各有名号,英国人于一八九九年强收新界,数千华民于元朗武力抗拒,其中便有不少本地及来自广东的三合会兄弟,那场短命的战争打了六日,死者五百,英国鬼子擅玩政治,事后绝口不谈也不追究,反而堂皇地委任抗英的新界乡绅参与管治组织,乡绅们当然流涕感恩了。
宣统年间,“勇义堂”首领眼见堂口互斗,惊动官府,兄弟们或遭判刑下狱或被驱赶出境,乃号召数十个堂口到筲箕湾的晒鱼场开会议事,此公诨号“黑骨仁”,于会议上出示锦旗,自称原是广州“天宝山”的“红旗五哥”,闯祸南逃香港,另立门户,开枝散叶,他吁请各路人马以和为贵,遇有纠纷,能和便和,和不了的便打,但打归打,切忌让鬼佬有机可趁,坐收渔人之利。他又建议,既然不见容于官府,更应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门规家教,树威立信,加强忠诚,故不妨沿用内地洪门的传统仪轨和组织名目,求大同,存小异,同桌吃饭,各自发财。
“洪门大会”后,许多堂口听从黑骨仁之议,在堂名加入“和”字,“洪胜会”变为“和洪胜”,“勇义堂”改称“和义勇”,“安乐堂”易名“和安乐”。堂口之间甚至共议“招牌诗”,弟兄们皆须背诵,洪字当头,威风凛然:
“和牌挂起路皆通,四海九州尽姓洪;他日我皇登大宝,洪家哥弟受皇封。”
孙兴社设堂已是黑骨仁主持洪门大会之后三十年的事情了,陆北风如约在背后指点江山,陆北才坐在幕前,就任开山龙头,并如去年离港前所愿,改“北”为“南”,要做“南天王”,弟兄们纷纷尊称他“南爷”。
光头忠马上邀功道:“南爷,小弟大胆问一句,记不记得系我建议你改名的?”
陆南才微笑点头道:“对!你尚未加入堂口,已经记了一功!”
大只光也挤出尴尬笑脸,举起右手掌道:“南爷,当夜我出言不逊,还对你丢过臭鞋,真是狗眼看人低!小弟自掴耳光三十六下,还望南爷大人有大量,切莫见怪!”
陆南才连忙抓住他的手,道:“嘿,如果不是那个晚上受你刺激,我可能不会有今天呢!你也有一功!”
赵文炳在旁不言不语,陆南才担心他妒忌,拍一下他的肩膀,道:“阿炳,你才是孙兴社的天字第一号会员,做事要好好睇睇,千祈咪做坏榜样!”
不久后,葛五爷从省城传令,既然集齐人马,便得依规开堂,为免孙兴社乱了仪式,葛五爷特别指派鬼王标从省城来港坐镇。开堂前夕,陆北风对哥哥道:“在烂仔眼中,你系好架势的大佬,言行举止一定要有威严。鬼王标会帮你搞开堂仪式,把万义堂那一套搬过来,照办煮碗,家有家规,堂有堂法,别人自然怕你三分。可是,千万记住,看在堂口以外的人眼里,你再有威严亦只系烂仔。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拿捏好分寸,唔好以为有几巴乜闭。系烂仔也好,唔系烂仔也好,最紧要系碗里有米,一旦让兄弟们冇饭开,你便什么都不是了。食饭最重要,其他讲乜都多鸠余!”
开堂之日,弟兄们被鬼王标带到香堂,赤裸上身,低头跨进门,趴跪到祖师爷牌位面前,像演戏般把前两夜学得的台词背诵出来,这套仪式自数十年前的洪门大会后被香港堂口借用,人多时,正规一些、复杂一些;人少时,马虎一些、简化一些,却又万变不离其宗,都要跪拜“木杨城”和斩鸡头,也要念诗诵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