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人工智能的历史使命:让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第8/9页)

需要什么样的宏观环境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工作离不开良好的宏观环境,正如中国大脑计划是对国家整体层面智能基础设施的呼唤。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规划创造适宜的土壤。

第一,要确保数据的获取途径畅通。数据越来越成为很多组织的战略资产,可被视为一种新型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获取数据并公开,以此激励更多的创新。

第二,要有开源的工具和平台。人工智能浪潮需要一个新的硅+软件堆栈,在早期,这类似PaddlePaddle这样的开源工具和平台,其能被开发者和创新者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不断降低参与的障碍,并系统使用更多的工具和更多的模块。就像AWS(亚马逊云服务)使计算更容易一样,一些AI-as-a-service(人工智能服务)也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容易被获取。

第三,创新者可以迅速将产品的市场条件和政策体系培育给用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新的飞轮需要“数据—知识—用户体验—新的数据”的快速反馈循环。

第四,鼓励持续的应用性研究。在人工智能浪潮初起阶段,持续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开发可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创造智能体验的ML(机器学习)算法是这个变革飞轮的核心。在这个阶段,所有人工智能企业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拥有持续的应用研究。

第五,上述几点势必会引出人才的问题,教育和培训出更多可以设计、实现机器学习算法并成为数据科学家的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

最后,通过新的结构化方法,把公共世界的信息和知识变成有组织的素材,并可获取,这对于许多企业的人工智能创新至关重要。

智能社会的文化和长期管理

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需要几十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雄心壮志和改变世界的投注需要足够长期的投资。所以,有目的的长期管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将是一种遍及全社会的商业和管理文化的变革。

具体而言,这需要执政者建立并获取一个更大的“许可信封”,使管理团队有较长的时间跨度来培育大赌注(通常是从0到1的赌注类型),这也日益成为高层领导任期职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斯克就说过:“如果创新失败,不应该受到惩罚。”

对那些受人工智能浪潮影响而需要进入新格局的公司,整个组织的更新和改造非常关键,而高层领导团队需要面对和管理这种变革。

与长期管理相关的一个因素是创造新的组织结构,使其成熟,以便容易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Alphabet(谷歌重组后的“伞形公司”的名字)便是其中一个最早的尝试。在这方面,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做得比美国更多。

另外,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持久力量,它是可以超越几代的领导力和商业活动。对于许多成熟的企业(如谷歌、百度),进入人工智能浪潮代表着一个重大的挑战——需要获取新的人才、新的技术专利以及创造与之相应的新文化。保持积极主动,有耐心,并且执着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文化转型是一个成熟企业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另外,需要一提的是,相比学习人工智能的新方法,更困难的在于忘却旧模式下的工作方法。

由于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浪潮发展的初级阶段,招聘并维护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上,有目的地进行长期管理是抓住任何重要机会而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浪潮的关键。如何调整结构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以及放置更多的改变游戏格局的赌注,对企业领袖而言都是一个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面对更深刻、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本身就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人工智能技术目前的发展状态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每天都有新研究、新文章出来。今天有点像文艺复兴时代,所有的科学都在变。因为科学的真谛就是观察世界、总结知识。我们现在观察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一旦选好观察角度,把深度学习的算法用上去,很快崭新的知识就出来了。

现在不光是物理学、生物学、材料学……每一个科学领域都在拼命往前走,走的速度很快。所以总体来讲,人类是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状态。让我们再次把头脑放到云端,以量子计算作为本章的结尾。

我们注意到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框架之间非常有趣的联系,这两个框架都采用分布式表示超大向量,其基本运算都是线性代数而不是布尔代数。它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和物理性质的计算方式相似。甚至有科学家提出,人类的大脑运作原理与量子物理、量子计算理论、量子计算算法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