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事访问(第2/4页)
“拉斯维加斯真是座繁荣的城市。”
沿路的标志牌:
北京西郊汽配市场
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
中石化
“法国人把垃圾处理加工,弄到钚里头。”
“这儿有个叫杰斯珀·贝克尔德记者,在中国的人口统计中发现了3千万人口的误差。3千万啊!这让你想知道,其他的记者都干嘛去了。”
巴士经过四环路。一块巨大的英文标志上写着:
执行新商标法 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看看这些单车!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看到的!”
“《华盛顿邮报》那个记者——汤姆·里克斯,他很了不起。”
“是他第一个意识到了卫星摄影技术能充当很有用的新闻工具。”
巴士开进了清华大学的后门。
“对于一家广播公司来说,一千美元一张照片没什么大不了的。”
松树,草坪,古老的砖楼。雕像和纪念碑。
“他们用庚子赔款的钱建了这学校。”
“他是那个我们需要的合适人选吗?”
“我对他的跟踪报道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有一次,我坐飞机时正读着一本书,那本书是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写的。克林顿回来了,他问我在读什么。他还可以谈论那本身的内容。他很有才华,但是……”
欢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来到清华大学
中美两国关系正在改善,而中国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过去,中国人总是要从外面的世界寻求着什么:别人的认同、贸易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前通常是美国手里掌握着关键牌,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美国人需要一些中国的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一个和北朝鲜有良好关系的国家,而在后9·11时期,中国在中亚地区显得至关重要。如果美国打算把伊拉克的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去,取得中国的支持就至关重要。
而中国的经济力量已经非常强大,无法让人忽略。有时候,想起短短两年前,波拉特还在雅宝路的漫漫长夜里以高于银行9%的汇率和人兑换美元,真让人难以置信。那时候,人们都推测中国会让人民币贬值;现在人们想知道的是人民币会不会升值。地产市场越来越兴旺;贸易顺差每年递增。很快美国人就想要让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了,两国的贸易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平衡。
布什总统访华期间,两国之间所有旧的矛盾冲突——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飞机相撞事件等,都似乎是隔了一个世纪般遥远了。联合媒体发布会上,布什的讲话在全中国的电视上播放。这是另一个良好的信号:过去,有些话语总是会消失不见。1984年,里根总统引用了亚伯拉罕·林肯的一句话:“没有人足够完美,以至可以未经别人同意就支配别人(no man is good enough to govern another man without the other's consent)。”这句话在随后的转播录音中被删掉了。2001年10月,布什来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由电视广播的媒体发布会上,他说的好些重要词句被删掉了。其中一些失踪的语句是:“不应该利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来迫害少数民族。”
作为一个记者,你要追踪不起眼的琐事。 你埋头在那些东拼西凑的新闻故事里,日复一日;偶尔,你抬起头来,才意识到整个局面已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在某些时候——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和其他同样穿西装打领带的白人记者登上媒体专用巴士,你不禁会想知道:这就是一切的目的所在吗?世界真的从布什这30个小时的停留中、从所有这些会议和演讲之中向前迈进了吗?
但这就是记者的职业所在。你要收集所有琐碎的片断——各种话题,事件的背景,还有颜色;然后你把这些片断组织成新闻故事。美国想要中国停止向巴基斯坦出口导弹技术。中国想要美国停止在太平洋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想要出口大豆。30周年是个很好的细节。由于外国记者几乎从未获得和江泽民主席交谈的机会,而江在中国现任领导人之中又是最缺乏特色的一个;因而有必要在文章里提提他在国宴上唱歌的习惯。不断听说其他很好的细节。北京有18家pricesmart连锁超市。中国有600家肯德基连锁店。据报道,布什访华期间,有40多位中国的基督教活跃人士被软禁在家。《纽约时报》报道,最近一份调查显示,12岁以下的中国儿童有将近一半都认为麦当劳是本土的品牌。
几个月之前,布什总统在上海访问期间,威廉·杰佛逊·福斯特的“美国之音”记录里出现了一句长句,这是他用“特别英语”记录而成的最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