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另一个关于木筏的故事(第3/5页)

“碰到鲨鱼怎么办?”

“那就自认倒霉吧!”

不少人心烦意乱,不顾一切跳下水去,1小时后,有一个人回来说:“不行,游不出去。”可是另外一些人却再也没有消息了。原来4只木筏上共有100人,现在只剩下了50人。傍晚时分,在橡皮艇上划桨的两个人发表意见说:

“最好是把你们丢下,我们快些向陆地去寻求援助,这样做更明智一些。”

他们说完,不等木筏上的人回答便自己解开拉木筏的绳子,带着负伤的上尉径自划走了,从此就再没有人见到过他们。

炎热的白天过后,寒冷的夜晚来临,由于昼夜温差较大,一到夜间感到特别寒冷。木筏上的遇难者紧紧靠在一起还是不能御寒。有人漫不经心地把腿伸进水里打水,喊叫说水里是温暖的,于是大家都跳进水里取暖。他们用手抓住木筏,只把头和双臂露出水面。

“这太好啦!”

“不怕鲨鱼吗?”

“不管它,死就死吧!”

但是,鲨鱼一直没有出现。许多人就这样一直泡在微温的海水里,既解决了寒冷又消除了干渴。这时天空中升起上弦月,海面上有微弱的月光。遗憾的是,海浪大作,用绳子拉在一起的木筏被水冲得不断嘎嘎作响。第5天,即11月16日的早晨,木筏上的人发现几只木筏均被冲散,相互之间已距离很远,再也无法拉在一起了。

海恩所在的木筏上共有12个人,由于海上波涛汹涌,不能再用腿打水前进,除了听天由命之外,别无其他办法可想。此时已有一些人在默默地祈祷。

遇难者们望着随波颠簸、远远离去的其他木筏非常惊骇,因而一个上午都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度过。有几架飞机低空飞过海面,在木筏上盘旋了一阵,然后便飞走了。遇难者们向飞机伸出拳头恨恨地骂着:

“你们想叫我们死在这里吗?派一只驱逐舰来就这么难!”

海恩暗想,可能是战斗还没结束,所以不能派驱逐舰来救人。这一天,一个躺在木筏上的人忽然喝起海水来,大家劝阻、责骂他,他都不听,一下就喝了几升海水,过不多时他就死了。

傍晚时分,鲨鱼出现了,先是一条,接着是两条、三条,而且越来越多。它们并不靠近木筏,而是在木筏周围转来转去,有时还露出白色的肚皮。大家打水赶鲨鱼,可是不但没把鲨鱼吓走,反而越来越多。鲨鱼之所以不接近木筏,只是因为尚未选定进攻目标。

“我们见到的鲨鱼越多,便越弄不清它们的生活规律,”库斯托船长曾写道,“我们永远也不能事先预料一条鲨鱼将要干些什么。”美国海洋学家伦纳德•恩格尔证实,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某一条鲨鱼要去咬某一个人的肚子,而另一条鲨鱼则犹豫不决地绕来绕去,其他的鲨鱼则不理不睬地从旁游过去。”

11月16日夜间至17日,瓜达卡纳尔岛附近十分寒冷,因而海恩木筏上的许多人都不顾鲨鱼伤人的危险,跳进水中取暖,他们想在鲨鱼接近时立即爬上木筏。

鲨鱼果然来了,而且为数甚多。这天夜里,一名水手被鲨鱼吞食了。他刚被咬时,还喊叫着想要爬上木筏,可是后来又来了一些鲨鱼,把他拖进水中撕成了碎块。这时其他人都吓坏了,有的已失去理智,一个人声称他一定要游到岸上去,但他还没有游出20米,就被鲨鱼咬住拖到水下去了。

被鲨鱼包围的木筏上,人们的神经都已错乱。有人说他清楚地看到“朱诺”号就在木筏下面,他要到这艘巡洋舰上去寻找食物和衣服。当时大家好像都看到了海里有发光的东西,许多人跳进水中,游向幻想中的“朱诺”号。海恩也跳了下去。他后来回忆说:“当然,我什么也没找到,然后我又恢复了理智,明白这是自己去送死,所以就不再相信有军舰的话了。”幸运的是,在海恩潜入水中的时候,竟然没有一条鲨鱼接近他。

1942年11月17日,也就是第6天的黎明,木筏周围已无鲨鱼,海面也平静下来。太阳升起之后,天空晴朗无云,灿烂的阳光又使那些衣不蔽体的人干渴难挨。他们的肩背都裸露在外面,经不起长时间的暴晒,只得常常浸在水里以缓解灼热和干渴。

木筏上的人全都处于虚脱状态,神经错乱、暴躁不安。如果有谁不慎碰了别人一下,立刻就会招来一番大骂,甚至被殴打一顿。那些奄奄一息的人相互扭打的情景是很凄惨的。有的时候他们忍不住又谈起如果回到家里将要做些什么事等。总之,只要能回到家乡,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必要时可以去种田,但无论如何再也不出海了。其中一人说:

“只要木筏一靠岸,我留在任何一个岛上都行,今生今世永不再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