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第八章 秦孝公驾崩,商鞅以身殉国(第11/17页)

陈轸起身扶起甘龙,朝来人喝道:“朱大侠,还不拜见太师?”

来人叩拜于地:“朱佗叩见太师!”

与此同时,公子华亲自引领一黑衣人潜入商君府上。商君府中护卫甚严,但二人俱是熟门熟路,不一会儿,竟就潜至公孙鞅处理政务的正厅。

公孙鞅、国尉车英、上大夫景监身着孝服,各坐几前,表情俱是静穆。

坐有一时,公孙鞅咳嗽一声,目光盯向景监:“景兄,先君入殡已有旬日,列国可有使臣前来吊唁?”

景监抬头说道:“已有数国使臣赶到,其他诸国使臣,想必也在路上。”

“哦,来的都是何人?”

“义渠君亲来,韩国、赵国是太子,齐、楚、燕、卫、鲁、宋等国,还有巴、蜀二国,由于路远,使臣尚在途中,至于是何人前来,下官尚且不知!”

“魏王没派使臣?”

“派了,是上大夫陈轸。此人黄昏之前方至,下官尚未收到他的帖子,是以未将他列入!”

公孙鞅语气断然:“先君驾崩,君上新立,举国人心惶惶,列国若要谋秦,治丧期间正是良机。我们必须加倍小心,谨慎邦交,不可留人口实,为君上添乱!”

景监点头。

公孙鞅转向车英:“国尉大人,你可派人速至河西、商於,传令河西郡守司马错、商於郡守樗里疾,要他们在治丧期间,兵不卸甲,马不离鞍,严防魏人、楚人!”

车英应道:“下官遵命!下官另有一事禀报!”

“请讲!”

“据下官探知,近日旧党频频出没于太师府,或将有所图谋!”

公孙鞅点头道:“知道了!”

景监接道:“商君,这帮旧党是新法大敌,眼下已经东山再起,我们须当有所准备才是!”

“下官以为,”车英亦道,“当务之急是商君安全。这帮人积怨太深,下官探知,杜挚在郊外收罗一批亡命之徒,日夜训练,下官担心他们铤而走险!”

公孙鞅摆摆手道:“你们劳累一天,也该安歇了。”

景监、车英怔了一下,躬身告辞。

公孙鞅目送他们走出府门,闭上眼睛,轻叹一声,在心里说道:“唉,你们哪里知道,真能翻起这潭水的,怎么会是几只青蛙呢?”

公孙鞅又坐一时,起身走向书房。

公子华似已摸准了公孙鞅的习性,知道是去处理公务,随即退走。

次日晨起,怡情殿里,三只黄鹂仍在秦孝公的灵前欢快地蹦跳。公子华走进殿来,在惠文公的身后轻声叫道:“君上!”

惠文公纹丝不动。

公子华略顿一下,跪于地上,叩拜:“君上,臣弟小华有要事禀报!”

惠文公慢慢转过身子。

“公孙贾、杜挚等一批旧党在太师府中商议如何陷害商君。臣弟探知,杜挚已经招募死士数十,正在咸阳城北的老林子里秘密训练。”

惠文公道:“知道了。”

“还有,昨夜人定时分,魏国上大夫陈轸秘访太师府!一个时辰之后,老太师亲自送他出来,两人关系非同寻常。”

惠文公大感兴趣:“哦,他去何干?”

“起初谈些寻常之事,后来二人低语有顷,陈轸击掌,一黑衣人从门外窜进屋子,拜见太师。”

惠文公抬头急问:“此人是谁?”

“是商君府上的门客朱佗。”

惠文公陷入深思,有顷,似乎有所领悟,缓缓说道:“盯住他们。”

“臣弟遵旨!”

“商君府上有何异动?”

“商君府上一切正常,商君仍在一如既往地忙于国事。昨晚,车英、景监二人探出旧党活动频频,提醒商君戒备,商君似乎未为所动。”

惠文公似乎有点惊讶:“哦,他既已知道,竟然不为所动?”

“臣弟也觉奇怪。昨晚臣弟亲耳听到商君在向车英布置河西、商於防务,因他担心魏、楚两国可能趁我治丧良机,向我偷袭!”

惠文公点下头,缓缓说道:“知道了。”

公子华再拜道:“臣弟告退!”

公子华起身退出。惠文公看着公子华的背影,目光转向眼前的鸟笼,神色惶惑。

这日夜里,太傅府中,嬴虔正在伏案阅读,忽听窗外异响。

嬴虔惊问:“谁?”

话音未落,窗外“嗖”地飞进一支飞镖。嬴虔是习[“文”]武之人,出于[“人”]本能,低头[“书”]闪过,见那飞[“屋”]镖飞过他的头顶,不偏不倚,钉在身后的红色木柱上。

嬴虔大吃一惊,急伏于地,抬眼望去,只见窗外有个人影一晃,接后是逃走的脚步声。嬴虔顾不了许多,忽地爬起,大声叫道:“有刺客!”一个箭步窜至墙边,取下宝剑,开门追出。

众家丁听到喊声,纷纷赶来,刺客像是迷了路,在院中转来转去,被众家丁团团围住。刺客眼见逃走无望,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