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页)

| 杨虎城将军被杀 |

1949年的这一天,新中国就快要成立了,中国人民马上就要迎来幸福生活的时候,杨虎城将军却不幸被害身亡。当年杨虎城等人发动的西安事变,对于整个国家,对于我党我军都有重大意义。杨虎城以及他身边的人实际上一直是亲共的,有很多人就是地下党。大家可能看过《红岩》,书中小萝卜头的父亲就是杨虎城的秘书。杨虎城是个非常进步的将领。

实际上在1949年年初的国共谈判期间,我们提出的条件里就有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一条。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是李宗仁。

李宗仁已经签署命令,要释放杨虎城。但是特务们不听李宗仁的,虽然他是代总统,但实际上蒋介石仍在遥控着整个国民政府,大家还是秘密听从蒋介石的。蒋介石恨张学良、杨虎城那是不用说的,蒋介石到死都觉得西安事变是他个人以及“党国”命运的转折点,所以他对张学良、杨虎城可以说是恨到极点。张学良因为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在中原大战期间,两人还在中山陵前结拜过兄弟,所以最后蒋介石没有杀张学良,但是关了他大半辈子。而杨虎城跟张学良的地位远远不能比,我们的历史书中经常管他领导的军队叫“西北军”,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太严谨。因为对于军队的名称大家都有约定俗成的叫法,民国时期说到“西北军”,指的应该是以冯玉祥为首的部队。杨虎城的部队其实应该叫作“陕军”,因为他领导的就是陕西的地方部队,是由陕西的民间武装发展起来的,一开始的时候规模非常小。后来直到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才被任命为师长,但其实那个师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半团的人马。而在中原大战时期,张学良已经是威震全国的“奉军”统帅。所以我们经常说“张杨”——张学良、杨虎城,其实“张杨”很难并列,只不过那个时候东北军和杨虎城的部队都在西安,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但是杨虎城部队的规模跟东北军还是不能比的。

但杨虎城率领的“陕军”在陕西是非常受人民爱戴的,因为“陕军”曾经坚守过西安,阻止了由河南来的“红枪会”。大家知道民国时期各种势力关系非常复杂,相互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河南人和陕西人的矛盾就曾经延续了整个民国时期。当年陕西人岳维峻率领的“国民二军”曾经占领了河南,欺凌河南人民,最后被河南当地的帮会红枪会打败,打败以后岳维峻他们就从河南逃回陕西。河南的红枪会就在潼关一带设立关卡,潼关是从河南回陕西的重要关口,所有经过潼关的人都要先听一下口音,一听不是河南人,是陕西人,那就必须从河南人的裆底下钻过去。紧接着河南的红枪会又追到了陕西,包围了西安。据记载,围攻西安的是河南省军阀刘镇华。他奉吴佩孚之命,率领镇嵩军旧部以及土匪、红枪会、大刀会等部众七万余人由豫入陕围攻西安,并非只有红枪会一支力量。当年的“西安围城”是民国时期最惨烈的围城战之一,最后有半城人都饿死在西安。当时在西安守城的是“陕军”的另一个师,由李虎臣率领,而杨虎城并不在西安城中,但是后来杨虎城高风亮节,他率领着“陕军”冲进了包围圈,最后是由“陕军”杨虎城和李虎臣率领的两个师共同坚守西安好几个月。杨虎城率领的“陕军”其实就是陕西的子弟兵,而当时的西北军反而不是陕西人,基本上都是河北人,是当年冯玉祥带着他们去了西北,后来占领了西北。所以当年杨虎城率领着真正的陕西子弟兵,冲进西安城,共同坚守西安,一直到北伐战争开始,冯玉祥的西北军在五原誓师,南下西安,才解了西安之围。所以,陕西人民对杨虎城非常爱戴。

但后来中原大战期间杨虎城背叛了冯玉祥,等于背叛了西北军,他被蒋介石收买了,杨虎城就跟了蒋介石。当时蒋介石为了收买杨虎城,还对杨虎城封官许愿,说你只要跟了我,在陕西后边捅他冯玉祥一刀,我就让你当陕西省主席,把陕西省交给你管。于是杨虎城做了陕西省主席,这才有了后来东北军从华北调到西北的时候,大家把“张杨”放在一起称呼,张学良的部队叫“东北军”,杨虎城的部队叫“西北军”,实际上杨虎城率领的部队叫“陕军”,这一点大家还是要区分开。杨虎城率领的“陕军”对西安事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1949年胜利在望的时候,9月17日,杨虎城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