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第2/2页)
英国的流行音乐一直在美国占有巨大的地位,一直到今天也是。美国对其他的国家都不了解,都无所谓,但是对英国的文化特别追捧,前两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都颁给了英国人,《国王的演讲》和《艺术家》都是英国人的,现在在好莱坞最横行的大导演也几乎都是英国大导演。美国对英国的东西简直无抵抗力,所以当年披头士就是横扫整个美国,美国人民完全疯狂,所到之处是所向披靡,美国女歌迷迷到了趴在地上去剪下他们走过的地毯,拿回家贴墙上。披头士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地位是崇高的,且不说销量是第一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革命的时候,披头士是非常重要的革命偶像之一。那时候披头士乐队已经解散了,可是他们写的那些歌,年轻人依然在唱。约翰·列侬去世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悼念,简直到了最疯狂的地步,全世界每个角落都一起唱他们的歌。
1985年,全世界有一次有史以来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我不停地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大师辈出年代,在流行音乐界也是。那一场演出在伦敦跟费城同时举行,都是从中午就开始演,一直演到很晚,十几个小时。那个标志是像非洲的一个图形做成一把吉他,因为当时非洲发生大饥荒,一个英国的乐队建议说全球的大明星一起来给非洲赈灾义演,那个乐队因此也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个演出在网上也能看到,碟也能买到,大家可以看到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是多么牛。因为巨星太多,放不下,之后怎么办呢?只好俩大腕儿俩大腕儿地一块演,那场演出我看过无数遍,俩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腕儿合唱一首,菲尔·科林斯打鼓,斯汀弹贝斯,两人合唱了一首Every Breath You Take(《你的每一次呼吸》)。然后滚石主唱米克·贾格尔和蒂娜·特纳一起上台合唱,唱的时候贾格尔还突然把蒂娜·特纳的裙子扯掉了,全场都要疯了。麦当娜那时候如日中天,独唱了三首,已经是最高的待遇了,那是她最年轻、最热烈的好时候。最高潮就是开灯的时候,那种大型音乐节从白天开始演,一直演十几个小时,所以最大的腕儿不是在最后压轴,因为最后已经很晚很晚了,最大的腕儿都是黄昏开灯的时候,就是天刚开始暗下去,前面都演完了,啪,一开灯,谁在那儿,谁就是最大的大腕儿。大家就在那儿等,看到底是谁,要知道当时全世界大明星都在这里,啪一开灯,看见保罗·麦卡特尼坐在那儿,弹了一架白色的钢琴,唱了一首Let it be(《顺其自然》),说明他的地位到了最崇高的地步!到今天,依然是作为最崇高的地位出现,大家一看他在那儿坐着,全场都疯了。一直到这次的伦敦奥运会,大家都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那么多英国大腕儿,最终还是他在那里,还是他,虽然已经很老了,但是依然很厉害。这就是披头士乐队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是举世无双的,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比,他们也是我最敬爱的。
我车里永远在放披头士的歌,他们的十几张唱片我都有,车里经常放一张,然后跟着一起唱。我年轻的时候,没事经常开车去很远的地方,一路上就唱着他们的歌,每唱完一首,就感慨,哎哟,这么好听!今天在这里纪念伟大的披头士,具体哪一天成立的真不知道,最开始应该是在他们的中学里。不过1964年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天他们在美国亮相,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所以今天在这里纪念他们——永远的前辈大师。
|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 |
1947年的今天,杨子荣活捉土匪头子“座山雕”,这件事竟然被写进了《历史上的今天》各种文本里。在东北百万大军中,能写进《历史上的今天》里的,最多只能到大将级,比如萧劲光、黄克诚等。东北出身的上将都写不进来,杨子荣如果能评衔的话,最多能评个上尉。一个上尉活捉了一个土匪头子,能写进了历史,这个我觉得太有意思了。我经常讲到,剧场史在非常时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剧场史已经把这个事件神化到非常有意思的地步了。
时代归时代,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这段京剧确实是所有京剧中最好听的之一。而且后来还做了大量的改良,引进了各种西方的管弦乐队,等等,原来京剧就没有这个,改过之后特好听。以至于我们那一代人都会说土匪的黑话,都是因为看了杨子荣活捉“座山雕”这段戏,在戏里面杨子荣一进去,一帮土匪就考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拜见过啊么啦?”“他房上没有瓦。”“非否非,否非否。”等等,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意思,反正就背得熟熟的,特有意思,也拍成了电影。杨子荣就这样混进了土匪窝,活捉了“座山雕”。之后不久就在一次剿匪战斗中牺牲了,成了战斗英雄,但是剧场史里的杨子荣,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座山雕”也活在我们心中,永远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