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堡(第3/3页)

我顺着望过去,那个戴帽子的老汉腰板直直地坐在墙根,脖子也直挺挺地,眼睛望着地外边天外边,根本没在意那头骡子和驴的事。

英格堡的消闲日子从9月开始,一直到来年5月,忙一个月春播,再一直闲到8月秋收开始。一个月,场光地净,剩下的又是漫长的消闲日子。

这里的人每年只忙两个月。牲口也只忙两个月。

粮食在地里长的时候,人在家里睡觉。牲畜在地头吃草,吃饱了闲站着,望望太阳,望望云,想些人不知道的事情。

牛最累的活是犁地。英格堡地块小,不规则,一会儿山坡一会儿沟,拖拉机转不开。二牛抬扛这个在其他地方早已不见的农具,摆在英格堡每家的院子里。我在黄沙梁时也驾牛犁过几趟地,都没犁好,这门手艺没学会我就干别的去了。没想到人和牛在英格堡这个小村庄,仍旧年复一年重复着犁地这件事。这也是牛几千年来没有做完的一件事。总会有一些地方,在时光中原地踏步。

牛有事做是好事。牛在这片土地上没事可做的时候,它便彻头彻尾成了人的粮食:配种,出生,长大,宰割。跟田里的农作物没有二致。

牛是人驯养的最好的牲畜。它老实,忠厚,能吃苦。

驴有点三心二意,心怀鬼胎。给人干着活还不时斜眼蔑视人。

马太轻狂娇气,路平顺了一阵狂奔,转眼几里地。路一难走就没戏了。人最初靠是马的速度改变历史进程。那时人骑在马上,已经高于天下一切生灵。马驮着人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个城池到另一个城池,从一片大地到另一片大地。人从马背上下来那一刻便迷失方向,不知道要去哪了。

马从人的屁股底下把轻狂的天性灌输给了人。所以,人轻狂的时候像马一样。

还有骡子。骡子这种牲畜不好说,它是马驴杂交的产物。马配驴生马骡。驴配马生驴骡。马骡高大,驴骡矮小。骡骡相配便啥也生不出。骡配驴也啥都生不出。所以,骡欺负小母驴没人管。人知道骡胡日鬼呢。骡是最悲哀的动物,它的一生是一块种不出粮食的地。

我不了解骡子。我小时候家里其他牲畜都养过,就是没养过骡子。

在我的情感中牛最可靠。牛是家里的长兄和慈父。在那些年月里,有多少人家是被一头老牛拉扯着一步一步从苦难中熬出来。

三三两两的牲畜,在坡上沟底的地里找草吃。英格堡的一年早早结束。在乡下,人们很少按日历上的年月过日子。庄稼收进麻袋,口子扎住的那一刻一年就算完了。剩下的时日牲畜和人都仅有两件事:睡和吃。

一些牲畜会被人吃掉,更多的仍会在地里找草吃。天黑后回到圈里。这种日子里做人当牲畜,都一回事。

我注意到路边地里的一头黑母牛,头朝北吃一阵草,又调转身,头朝南吃一阵,把另半个身子给太阳晒。牛显得比人会晒太阳。

坐在墙根的那些人,一下午面朝西,胸脯晒烫了,脸晒烧了,也没见有一个人转过身,让后背照一会儿太阳。人顾不到身背后的事。

最后,太阳快落山,剩下半个日头时,我看见那头黑母牛屁股对着太阳,放一个屁,甩几下尾巴。母牛对待不行的老公牛就是这个动作。

驴是最不安分的牲畜,边吃草,边侧耳听人说话。我怀疑驴早听懂了人话,有时在地里吃着草,突然一蹦子跑回村里,凑到人群跟前。那时人正在开会,商量啥事情。驴悄悄地听上一阵,突然一阵鸣叫,发出不同的声音。

人全扭过头,骂声驴日的。拾个土块仍过去,驴蹦达蹦达跑开了。跑出几十米停住,再侧耳听一阵,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事,又回地里吃草去了。

驴是村里活得最累的牲畜。在体力上它是最轻闲的,重活全让牛和骡子干了。关键是它脑子里想人事。

人说的话最后全灌进驴耳朵里。一个村庄里的事到头来可能只有驴琢磨清楚了。人又从不把驴当回事。驴把听见的人话连同草料一起,消化成驴粪蛋拉在田地里。

人吃到的最好的粮食是从一堆驴粪上长出来的。

其次是从一堆牛粪上长出来的。

再其次是马粪上。马把劲都用到奔跑上了,马粪就没劲了。

当然,更多的好粮食是从羊粪上长出来的。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