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页)
孙子似乎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爷爷,蚊子吸人血是害虫,但蚜虫只吸植物的汁液,怎么也是害虫呢?”
爷爷说:“蚜虫破坏植物,让人看不到美丽的花,漂亮的叶,让我们不能赏心悦目,影响我们的情绪,所以也是害虫。”
孙子摇摇头,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爷爷是位比较有耐心的爷爷,说:“打个比方说吧,生活中有些坏人,他们对别人有害,像小偷了,贪污……”爷爷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什么,就把后面一个字留起来,没有说。“他们影响了社会治安,就是害虫。有些人呢,对爷爷没害,却对你有害,所以在爷爷心里,他们也是害虫。”爷爷说完这些,心情就又有些灰暗了。
孙子想了想,差不多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搞清楚了,但轻易他还不打算转移话题,又问:“爷爷,这些事情,害虫们自己知道吗?”
爷爷没听清孙子的话,他心里正想着别的事情。孙子就又问一遍:“爷爷,害虫们知道自己是害虫吗?”
爷爷抬起头,看了看天,天上有两朵云,不停地变换着形状,像人生一样,让人捉摸不定。爷爷说:“害虫们其实是不知道的,它们也是为了生存,但如果它们害得太过头,就要出危险了。”爷爷后面的几句话已经不是对孙子讲的,更像是自言自语了。说这些话时,爷爷也沉到了某种情绪中,一副若有所失的表情。
孙子拉拉爷爷的手,把爷爷从那种奇怪的情绪里拉出来,又问:“爷爷,那我呢?我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爷爷被孙子的话逗笑了,刮一下孙子的小鼻子说:“孙子不是虫子,所以也无所谓是益虫还是害虫了,如果孙子是虫子呢,当然是益虫了。”
孙子的小眼珠转了几圈说:“但是爷爷,蚊子和蚜虫又是怎么想的呢?”
爷爷没听懂孙子的话,愣愣地看着孙子。
孙子说:“我打蚊子时,对于蚊子来说,是不是也是害虫呢?瓢虫吃蚜虫时,蚜虫是不是也认为瓢虫是害虫呢?”
爷爷想了很久,最后叹口气说:“也许蚊子和蚜虫确实是这样想的吧!”
孙子就咧开嘴,很灿烂地笑了,笑着笑着又问了一句:“爷爷,那你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这句话让爷爷突然抖了一下,像一只被拍了一巴掌的蚊子似的,一下子定格了。
真正的朋友
老邱的儿子小邱要到北京去读大学,头一天晚上,老邱交给儿子一封信:“有什么大事,找信封上的这个人。”老伴儿说:“人家现在是名人,还能记着你一个小学教师,要不你给他打个电话?”老邱沉着脸,不理老伴儿,对小邱说:“记住,不是大事不许去。”小邱说:“我就说是您的儿子?”老邱说:“不用,你就说你让他做什么。”
小邱在北京读了三年大学,风平浪静,没出什么大事,慢慢就把那封信忘了。第四年的时候,一天晚上小邱突然腹内剧痛,送到医院一检查,急性胃溃疡,需立即手术切胃。那就切吧!医院不给切,要交押金一万元。切了给不起钱怎么办?小邱没有,同学们也没有。一着急小邱想起了三年前老邱的那封信,那信压在小邱的皮箱底下。让一个同学赶紧去宿舍找,火速去见信上的那个人。
手术后第二天,那个同学对小邱说:“真神了,我把信交给他,他又拿出一封信放在一起看了看。问了我一句话,‘让我做什么?’我回答,‘要一万元钱。’那人二话不说,把钱和信一起给了我。”
小邱打开信封,看到是一幅画,画的是一只伸出的手。
转眼放寒假,小邱出院回家。老邱问:“他还好吧?”小邱说:“我正想问您呢,您那个朋友怎么是个年轻人?”老邱久久无言,有两行泪从脸上流了不来,喃喃道:“原来他已经先走了。”
不久,老邱出了车祸,临终前对小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以后如果有人拿着同样的画来找你,把两张画叠起来,只要两只手握在了一起,别问他是谁,按他说的做,要不然我就没有你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