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008-2009武侠数字化信息工程(第2/2页)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劣势,例如—

归辛树内力虽最高达44J,但是武学综合应用能力很低,恐怕只有30乔,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率领老婆孩子一家三口到皇宫去送死,也不想想:你再强大的内力,能敌得过源源不断的御林军像蝗虫一样压过来吗?!别说打了,挤也挤死你!

同理,九难招数55东方,但是内力很弱,连6个喇嘛都拼不过,大概就只有个20J;应变能力也不高,不会灵活变通,只会打实架,估计武学综合应用也就40乔。

……

由此可见,鹿鼎3个一流高手,各自都在不同领域拔得头筹,成为本专业的科技带头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缺,互相无法取代。

由于J、东方和乔,这3个不同单位之间无法进行比较,所以我们不能直接分辨归辛树、九难和洪安通3个人功夫的高低,必须做一些头先处理。—就像我们不能直接比较出来一个游泳运动员、一个妇产科医生和一个建筑包工头谁比较牛B一样,必须先把他们的成绩和成果转换成全国专业排名之类的东西,才能进行比较。

我觉得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个量化的办法:那就是—进行标准化和平均化!

比如说,对于内力而言,我把所有武侠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标出一个相应的个别内力值,然后把它们全部相加求和,除以人数,得到一个平均内力值。再用每一个人物的个别内力值除以那一个平均内力值,得到每个人物的个别内力百分数。

同理,再把上述方法重复在招数和武学综合应用能力(简称“武综”)上,分别得出每一个人物的个别招数百分数和个别武综百分数。

然后,把每个人物的上述三个百分数相加、求平均,得到每个人物的一个个别平均百分数—这个百分数没有单位,但包含了内力、招数、武综3方面的特征,就可以用来比较每个人物的具体武功高低了!(—加权系数问题贫尼还木有想清楚,可能要数学建模。)

这个工程非常浩大、漫长、枯燥和琐碎,但是我有信心克服一切障碍和困难!

我打算在寒假期间完成,分成如下几个步骤:

(1) 请帖子里的各位高手施主们,组成专家顾问团,评估一下每一个武侠人物的内力、招数、武综这3个专业值。

(2) 编程、建立数据库、输入、运算、输出……这些苦力活就由我来完成吧。

(3) 提交专家顾问团,进行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公众要求?

(4) 公布结果!

从此以后,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所有全集的横向(每本书中人物)、纵向(不同时代的人物)的武功比较,甚至不同作者塑造的人物的武功比较,将不再是抽象的,也不再是人为的主观猜测,而将变得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有值可比,从而全面实现武侠世界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统一化!

这项计划,我将它命名为—“2008-2009武侠数字化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