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破、家亡、情殇、胳膊断:九难(第2/3页)

尤其以周星星那个版本的最令人发指!里面的九难对韦小宝一脸谄媚、痴呆傻笨也就不说了,后来中了那个什么“我爱一条柴”,顶着个大红鼻头、满眼春意荡漾、在屋子里四处乱跳,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得我真想去死……(—不过人家是娱乐片嘛,也就只好牺牲一下了,就连康熙还不是满口荤话……)

话说,我刚当上灭绝的时候,跟以前同学聊天,人家都说:“……实不相瞒,每次叫你师太,脑海中就浮现起周星驰那版《鹿鼎记》里面那个欲火焚身的老尼姑的样子!”

我立刻对他们怒目而视!

—随即双目含悲,说:“……实不相瞒,我每次听到你们叫我,也就是想起她那个欲火焚身的样子!—这日子没法过了……”

(2)相对高手

九难到底是不是高手?高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在“硬武侠迷”中一直倍受争议。

PS:长期以来,武侠迷中存在着关于“武侠让娘们儿走开”的潜在矛盾,具体表现就是大部分男性读者对女性读者把武侠小说言情化的习惯恨铁不成钢;大部分女性读者对男性读者不解风情的习惯恨水难成冰……

后来,有高人发了个神帖,使得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阵营从互相指责到挖苦讽刺到恶毒谩骂最后开始问候对方家庭嫡亲女性成员……其间尽显男施主们的蛮不讲理和女施主们的鼠肚鸡肠,吸引了无数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例如贫尼……

这样很不好!

男女同胞们在一块,应该珍惜资源,打情骂俏才是正解,怎么能对峙决裂呢?逆天啊……

为了解决这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我建议大家—就不要调和了。

因为,调和,往往会造成一种强行消除个性、片面追求共性的虚假繁荣,这既是广大热血武侠迷们无法接受的,更是这个快意江湖所不需要的。

还是尽快分出流派,让双方的特征分别成为各自的“主义”,才是王道……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科幻界分出“硬科幻”“软科幻”的做法,把武侠也分成“硬武侠”“软武侠”—侧重武功、招式、历史线索、侠义精神的归为“硬武侠”;侧重于感情、恩怨、文字美感、人物内心的归为“软武侠”;硬武侠不要嘲笑软武侠风花雪月,软武侠也不要责怪硬武侠打打杀杀—大家各投所好、各自为营,既不要东风压倒西风,也不要西风压倒东风,互相尊重、百花齐放、求同存异、和谐发展。

本次PS完!

因此,正如软武侠总是关心九难内心对袁承志那一世不改的纠结怨念一样,硬武侠则更关心九难到底是不是鹿鼎第一高手。

正方的依据通常是—九难在杀龟大会上有一段内心独白:“说到武学修为,除了学得木桑道人所传的铁剑门武功之外,十余年前更得奇遇,百尺竿头又进一步,与当年木桑道人相比,也已远远地青出于蓝,环顾当世,除了那个不知所踪的袁承志之外,只怕再无敌手了……”

以九难的RP,我们相信她既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妄自菲薄。再说,内心活动不必示人,自然也不用假作谦虚,这一段话应该是对自己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而说“不如袁承志”,恐怕是出于对袁承志的深情爱慕所导致的习惯性崇拜。况且此时袁承志已经退出江湖,不在排行榜里蹦跶了。所以九难应该是NO.1了。

反方的依据通常是—九难居然扛不住桑结6个师弟喇嘛的齐攻,身负重伤,要不是遇到 Lucky Boy 韦小宝的话就嗝儿屁着凉死翘翘了!桑结本来就是三流货色,他的师弟们还更逊他一筹,九难堂堂一个一流高手,打不过几个四、五流货色,说不过去吧?!

还有施主说:记得九难曾经跟澄光大师对过一掌,澄光立时气血上涌,险些绷不住;而九难还可以跃到一边,夸一句“好掌法!”。很多施主认为这是九难示弱的表现,并且由此得出九难不及澄光的结论。

贫尼万不赞同!

我觉得九难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8错,竟然没被我一掌打死,只是被我一掌打吐血!”这是示弱吗?这分明是自得。真要是示弱的,反而嘴上是不会饶人了,铁定说:“秃驴!竟敢和贫尼抢……呃……风头!咱走着瞧!……”

由此可见,九难对付一个少林高僧都是没有问题的!由此可以得出推论:九难对付一个四、五流水平的喇嘛也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对付6个就有问题了呢?

显然,那是因为6个喇嘛的某种能力发生了叠加!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什么能力呢?

我们知道,武功分为两个方面,招数和内力。招数讲究速度并且形式多变,类似于频率;内力为招数提供动力,类似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