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谈戏(第2/2页)

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有静安新村,闹中取静。我友陆陇梅便住在其间。他早年常涉足梨园,有《顾曲杂忆》数百首,每首咏一戏剧掌故。又家藏两厚本的《戏剧图案册》,首冠梅兰芳、梅葆玖的剧照,上有梅兰芳的亲笔题字。最珍贵的是戏剧图案留影数十帧,标着《缀玉轩制中国戏剧图画留影》。缀玉轩,便是梅兰芳的斋名。原来这是梅兰芳和齐如山考订合辑的。如山为剧学大家,每帧加以识语,尤为难得。图案有旧时戏院之座位式,清光绪间,院中设圆桌以置茗具,旁列坐几。民初改用方桌,直至民七八年,才去掉桌子,成为横式列座。行头方面,有文官朝会之蟒袍,平时治公会客之帔,燕居时之褶子,还有许多官衣锦袄,武官点兵阅操之靠,名目花式是很多的。又梅兰芳博采图画,旁稽典籍,制成的服饰,以配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且与舞姿相融合,巾盔凡数十种,须髯也种种不同。各剧的扮相,各人的脸谱,以数百计。归纳颜色,有血性之人用红色,粗鲁者用黑色,凶猛者用蓝色,有心计者用黄色,其绿赭金颜色,神怪用之。舞姿有孤云、对光、翔风、翻红、蝶逐、振羽、横波、抱月、龙游、顾影、断霞、扬袂、舞月,多至二百种。道具方面,旗帜、令箭、腰牌、梆子、马鞭、印绶、龠翟、军棍、招文袋等。武器也以百计。又乐器有金属、石属、丝属、竹属、土属、革属等三百余件。又有工尺谱、琵琶谱、唐宋词谱、宋元词谱、琴谱、宫谱、律谱、锣鼓谱、僧经旧谱,什么都备。可惜这本《图案留影》,外间没有流传,倘能付诸影印,不但可供戏剧界和戏剧爱好者所探索,且与民族乐器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其中即有若干乐器,今仅见少数民族偶尔演奏,实则古代汉族,早已用之于宗庙朝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