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从准噶尔战争到世宗被刺(1690年—1735年)(第3/5页)

圣祖对于归辛树的刺杀和韦小宝的背叛一直耿耿于怀,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于汉人武术家可能的袭击就更加恐惧了。年逾八旬的九难此时仍然活动频繁,并且收了了因、白泰官,甘凤池等七名弟子,与之前的韦小宝不同,他们都成为了真正杰出的武术家。九难被尊称为“独臂神尼”,以其出神入化的武术造诣,成为了最令圣祖头疼的逃犯。

在1707年的确出现了趁圣祖南巡时,活捉皇帝的计划,令他大为震骇,也加强了对武术世界的镇压。277在第二年他处死了明思宗的最后一个儿子、进入清朝以来一向安分守己的朱慈焕,理由是他“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真正的理由却是害怕他的身份成为九难或天地会的号召。当发现袁杨二人可能涉及天地会的反叛时,圣祖异常重视,将他们带入宫中亲自审问。他没有从二人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随后下令处死了他们。

圣祖所不知道的是,在内廷中却的确隐匿着天地会的余党,即太监萧义。此人的父亲和七位叔父都在1670年以来的扫荡中被清廷所俘杀。萧义在十六岁的时候自我阉割,混入皇宫,打算伺机刺杀圣祖。但自归辛树刺杀事件以来,圣祖身边已经增添了许多武术精英的防卫,萧义毫无下手机会。在两位侠客死后,他们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仍然被囚禁在宫中,圣祖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置他们。萧义对这些不幸的犯人感到同情,遂展开营救行动,施展武术击倒了看守的卫士,并利用自己对宫廷的熟谙,带着他们躲在一辆运货的马车中逃出皇宫。此后他逃到晋阳,改名萧半和,名义上娶了两位侠客的妻子,并抚养杨伯冲的女儿长大。

1719年的这一突发事件对圣祖造成了巨大的震撼。毕竟,在韦小宝逃走之后三十年,仍然出现了类似的疏漏。重重追查都毫无结果,他重责和撤换了许多有关的官员,并任命隆科多为九门提督,主管北京防务。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因而此举大为增长了胤禛集团的实力。此后,除了远在西北的胤禵之外,胤禛便成为圣祖最为信任的儿子。

令胤禛更感鼓舞的是,他种下的另一颗种子开始发芽。在1722年的一次皇家围猎中,弘历躲过了一头黑熊的凶猛攻击,并敏捷地将其杀死。这赢得了圣祖的好感。他让胤禛将弘历送到宫廷中,亲自加以抚养,对这个孙子宠爱有加。这一征兆,象征着胤禛距离帝位又近了一步。

在1722年,亦即康熙六十一年的12月20日,清圣祖玄烨在统治了中国六十一个年头后死去了,这位一生波澜壮阔的帝王创造了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纪录。他去世时胤禵仍然远在青海,因此无论他内心想要谁成为他的继承人,身边就只有胤禛。在圣祖去世前后发生了一系列不无蹊跷的事变,令继位的过程变得可疑。278无论如何,胤禛在他的棺木前继位,将次年称为雍正元年,由此,清世宗或雍正帝开始了他充满争议的统治(1722年—1735年)。

清世宗的统治与武术世界

相对于他的父亲和养子各六十年的在位期,世宗仅有短短的十三年统治。但他的名声并不为之逊色。无论是在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还是对反对派残酷而怪异的镇压上,世宗都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世宗攫取了帝国的皇冠后,即对曾经和他争夺皇位的弟弟们开展严酷的镇压。胤禵在1723年赶回北京奔丧,随即被世宗所幽禁。他在西北的职位被忠于世宗的年羹尧将军代替。在文臣中拥有较多拥护者的胤禩则被封为廉亲王和总理大臣之一,暂时地加以安抚,但在1726年他和支持他的弟弟胤禟也一起被革职并囚禁,他们的名字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斯黑”,据说是猪狗之意,这是一位皇帝对自己亲生兄弟血统的有趣见解。

不过他的亲信们也没有得到更好的结局。在世宗的统治稳固后,他开始怀疑自己赋予了几名宠臣以过大的权力,反过来对他们加以整肃。年羹尧于1725年被赐死,而隆科多则在翌年被圈禁。毫不奇怪,在世宗铁面无情的统治下,积累了一批又一批心怀愤恨的反对者。世宗曾多次面临被刺杀的危险,因而从未像他的父亲那样离开北京巡视外省,甚至不敢参加郊外的皇家狩猎活动。279

为了防卫来自政敌和反清人士的刺杀,世宗建立了被称为“粘杆处”的奇特机构,总部设在他的旧宅雍亲王府中,世宗将其改建为一座喇嘛庙,称为雍和宫。在名义上该机构的任务是为皇家在树上捕捉发出噪声的鸟雀和蝉虫。事实上考察的却是诸如武术家们的轻功和步法等高深的武术技能,其目的除了防身之外,还在于让武术家们为他刺探情报。这一机构由世宗后期最亲信的大臣李卫主管,而卓天雄则是所招募的武术家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