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宋末武术世界与蒙宋战争(1227年—1279年)(第5/6页)

忽必烈渴求征服中国南部以在统治权危机中证明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在13世纪60年代,忽必烈重整了其武术家团队,以武术大师八思巴为首领,并作好了周密的战争准备。同时,这一政治分裂局势也给了忽必烈以推行中国化改革的契机。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国改组为元王朝,“元”即“本原(Archia)”,一个取自古老《易经》的神圣名词。元王朝是一个表面上更为“中国”的王朝,这多少有利于争取中国精英阶层的支持。但是民族歧视政策却罕有改善。

在经过多年围困后,1273年,元朝军队开始对襄阳的最后总攻,并动用了先进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本来是中国人所发明的,现在在经过西方的技师改进后被用来对付他们自己。襄阳方面,吕文德已经在四年前死去,他的弟弟吕文焕为新任守将,但缺乏其兄的才能,而将一切希望寄托在郭靖头上。但投石机的技术威力敲响了中国武术家的丧钟,襄阳的坚固城墙被砸出了巨大的缺口,千万名的蒙古士兵一拥而入,郭靖和黄蓉无力回天,也都死于这场战役。赴援的杨过则侥幸逃生。

在最后一次襄阳战役后,南宋的大门已经洞开。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并在三年后在广东崖山海面消灭了最后残存的南宋军队。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是一个七岁的儿童,被宰相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同时南宋政府剩下的所有人,包括许多赴援的武术家,都投海自尽。战后几天,海上漂满了近十万具的浮尸。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族政权完全陷入亡国。

在第四次襄阳会战后,郭靖的女儿郭芙和其丈夫耶律齐得以突围并率领丐帮继续作战。另一个女儿郭襄因为不在襄阳而幸免,他们都参与了此后的临安保卫战及随后的在华南地区的游击,但最终无法挽救宋朝的灭亡。郭芙和耶律齐可能死于崖山之战,郭襄在1283年发动了一次拯救宋朝丞相文天祥的行动,但以失败告终,她随后剃去了所有的头发,在痛苦中成为一名佛教修女。此时全真教已经向蒙古臣服,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杨过也隐居不出。经过多次修正后维持了八十年的“五绝”体系,终于随着宋朝的灭亡而完全覆灭。而仅仅几十年后,武术世界便由武术家个体主导的时代,进入到门派政治的时代。

77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内藤湖南全集》第八卷,1969年,111‐119页;宫崎市定《从部曲走向佃户》,《宫崎市定全集》第十一卷,1992。

78 在横向流动性中,孔飞力(Philip A. Kuhn)又区分了“同心圆巢穴(nested‐concentric)”模式和“流动商贩(tinker‐peddler)”模式,亦即在农村‐城镇‐大城市的流动和不同农村或小镇之间的流动两种形式。二者对于江湖世界的行程都是重要的:前者提供横贯全国或主要省份的主体等级脉络,后者提供了基层各平行单位之间的横向组织。参见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序言部分。

79 指947年(后晋开运三年)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南下,攻占后晋首都开封,并在开封称帝,象征着蛮族对中国正统王朝征服的开始。——译者注。

80 “征服王朝”是一些西方汉学家的概念,首见于德国学者魏复古(Karl A. Wittfogel)的《中国辽代社会史》,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些执行民族分化和压迫政策的少数民族王朝。——译者注。

81 《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116页,中华书局,1984。

8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2725页。

83 元刊本《赵太祖飞龙记》,第二回(日本京都大学藏本)。

84 黄百家《少林拳谱总汇》序。

85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85‐287页。

86 《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87 参见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第三章“宋代全国市场的形成”。

88 《天神与龙的战争史》,第十五章。

89 参见段玉明《大理国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第9页以下。

90 《大理国史》,第317页。

91 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十四引《九种志》。

92 《天神与龙的战争史》,第十五章。

93 “四个邪恶之徒”是:绰号为“完美邪恶(perfect evil)”的段延庆,一个乱伦爱好者;“全面邪恶(every evil)”叶二娘,嗜好食用婴儿的中年妇女;“暴力邪恶(violent evil)”南海鳄神,肆无忌惮的杀人狂;以及“非常邪恶(very evil)”云中鹤,强奸惯犯。见《天神与龙的战争史》,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