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故乡(第4/4页)

户口

元代时候,姑苏只剩下一百个苏州人。后来朱元璋攻打张士诚,连带着杀了四十九个苏州人。后来清兵屠城,又杀了四十九个苏州人。太平天国的时候,还有两个苏州人。到了民国,只有一个苏州人了。

坊市

稿纸最后一页上是“坊市”两个字,看来我没有写完。我这篇文章可谓杜撰,不足为信。但如果你们对苏州了解的话,会觉得充满事实。

我在前面说过,我的诗歌写作一个方面是从文字出发,另一个方面是从方言出发,我自己也怀疑,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像我《姑苏记》一样,我诗歌中的文字和方言,因为想象力的作用——这种想象力既是诗人的,又是诗歌的——它们看上去也仿佛是杜撰的了。因为诗人哪怕他有多大的抱负,这抱负也就是做一个优秀诗人,而并不是去做语言学家,更不是去做文字研究者。

但要做一个优秀诗人,这话听起来更像是杜撰。

我所能保证没有杜撰的是,我的诗歌写作并不仅仅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诗歌作为写作它有许多个出发点。也或许只有一个——只有一个的话,那一个肯定是想象力,也只能是想象力。

那么,想象力是不是杜撰呢?

我不知道想象力是不是杜撰。前面说过的一句话“诗人把他的诗歌当作故乡——他生活在他的诗歌之中”,这句话是诗人的想象力使然,但这句话无疑是杜撰的。

诗人没有故乡。诗人所写出的诗歌不是诗人的故乡,诗人的出生地也不是诗人的故乡。硬要给诗人一个故乡的话,诗人的故乡就是——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