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话到A片——《鲁冰花》和90年代初的大陆家庭(第2/2页)
这种变迁很容易理解。就好比小时候俩人相约,会伸出小拇指拉拉勾,稍一懂事,再没谁好意思这么干了。随之而变的,是对待心灵鸡汤的态度。十多年前,心灵鸡汤的风靡,可谓来势汹汹。而今天,“心灵鸡汤”已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变成浅薄和矫情的同义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黑”,黑人、自黑、高级黑。“黑”似乎是在体现一种通达、不拘和有趣,一种犬儒主义的处世态度。
90年代的课本上有一篇《我选我》,还有毛遂自荐。老师教学生念“天生我材必有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的老师依然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这句话已经多多少少只剩下口号性质了。而“我选我”这种嘈点十足的段子不可能再出现在课本上了,否则一定会有在课堂上邂逅芮成钢的违和感。
今年初,《来自星星的你》爆火,燃着了一句话:韩剧是女人的A片。我相信这句话是有考古学上的意义的。千百年后,敏锐的历史学家会从这句话中,嗅出21世纪10年代特有的味道。这句话换个词照样成立:韩剧是女人的童话。意思一样,但意味就差别大了。
童话,说的是幻想。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不再谈“幻想”这个词,我们径直谓之“意淫”。——我们是有多么一针见血。我们在捕获快感的时候,并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沉浸在快感当中,相反,我们清醒地知道这种快感的虚妄。
于是,对于那些有幻想和意淫味道的东西,我们不再谓之“童话”,我们径直谓之“A片”。——谈童话?你是有多矫情?多害羞?那些被我们制造出来并享用的快感,我们不再谓之“痛快”,我们径直谓之“高潮”。它表明我们在捕获快感的时候,还能一针见血地洞穿其物欲的本质。
是这个时代的人活得太清醒了吗?不一定的。有时候,绝对的清醒并不是清醒,适当的醉才更清醒。人活着总是需要童话的。A片只能提供撸点,童话或可给人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