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世界钱不重要(第3/3页)
金庸写郭靖背着黄蓉上山求一灯,路遇渔樵耕读,中间的娃娃鱼、对联、难题,写得活色生香,简直像一本博物志。由此可以看出金庸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兴趣。读金庸最重要的是养成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一个人要多爱生活才能熟稔这些掌故。金庸少年时爱习武,中年喜欢听戏、下围棋,他有本散文集叫《寻他千百度》,里面谈京剧、围棋、荷马史诗、莎士比亚。他有相当高的审美品位,然后来写相当通俗易懂的小说,才能摇曳生姿。而那些只关心提炼文笔、制造悬念、谋篇布局的人,就好比一心研究炒菜却没见过什么食材的人。
最后,谈到写作,想举个例子。段誉刚上曼陀山庄,阿朱、阿碧和小环手拉着手走进了花林,留下段誉自己。这时,金庸写了一句很妙的话,写段誉:
“他走上岸去,眼看四下无人,便在一株大树后解了手。”
妙在解手。这是颊上三毫,添了解手,故事立马立体了。小说是虚构,但小说中有价值的地方是它在虚构的外壳中生长出来的真实的情感、故事。段誉是个虚构的人,但解手则是真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坐车坐船之后憋得慌要解手的经验。所以,添了这三毫,故事就亲切生动了。问题是,金庸老爷子怎么能想这么细,把段誉憋得慌都想到了呢?
我的猜测是,金庸前边写得紧张,没来得及上厕所,写到这里,告一段落,才觉得憋得慌。于是起身上厕所。上完回来,想到故事里的人物也该憋得慌了吧,于是,让段誉找棵大树解了个手。
只此一个细节,就看得出生活对写作的滋养和助益。如果不于此处留意,只去琢磨如何来钱,生活将何其寡淡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