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为谁生存(第8/8页)
我说这又是天性,懒惰的,交给菲律宾助理;勤力的,只想制造小生命。
六、“扮笑也有益”:即使扮笑,也会令人变得心情愉快。
扮笑?我们还不是专家?天天扮笑。
七、“做自己好友”:退去内心负面的消极,倒出逆境要自我安慰。
我说还是抗忧郁的药物比较有效。
八、“常奖励自己”:甚至云雨一番都可以。
云雨一番?那要看是什么对象。
九、“每天都大笑”。
唉,要笑得出才行呀。
十、“助人最开心”。
至少,这一点我是同意的。
履历书
蔡澜,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八日出生于新加坡,父副职电影发行及宣传,正职为诗人,书法家,九十岁时在生日那天逝世。母亲小学校长,已退休,每日吃燕窝、喝XO干邑,九十岁了,皮肤比儿女们白皙。(蔡澜语录)
申请澳门籍,官方要我一个履历。至今幸运,从未求职,不曾写过一篇。当今撰稿,酬劳低微,为付出之脑力精力不成正比。既得书之,唯有借助本栏,略赚稿费,帮补帮补。
蔡澜,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八日出生于新加坡,父副职电影发行及宣传,正职为诗人,书法家,九十岁时在生日那天逝世。母亲小学校长,已退休,每日吃燕窝、喝XO干邑,九十岁了,皮肤比儿女们白皙。
姐蔡亮,为新加坡最大学府之一——南洋女中的校长,其夫亦为中学校长,皆退休。兄蔡丹,追随父业,数年前逝世。弟蔡萱,为新加坡电视的高级监制,亦退休,只有蔡澜未退休。
妻张琼文,亦为电影监制,已退休,结婚数十年,相敬如宾。
蔡澜从小爱看电影,当年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各不教对方语言。求懂得听电影对白,蔡澜上午念中文,下午读英文。
在父亲影响下,看书甚多,中学时已尝试写影评及散文,曾记录各国之导演监制及演员表,洋洋数十册。资料甚为丰富,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所赚稿费用于与同学上夜总会,夜夜笙歌。
十八岁留学日本,就读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半工半读,得邵逸夫爵士厚爱,命令他当邵氏公司驻日本经理,购买日本片到香港放映,又以影评家身份,参加多届亚洲影展为评审员。当年邵氏电影愈拍愈多,蔡澜当监制,用香港明星,在日本拍摄港产片。后被派去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当监制,中间背包旅行,流浪多国,增广学识。
文怀先生自组嘉禾后,蔡澜被调返香港,接他担任制片经理一职,参加多部电影的制作,一晃二十年。
邵氏破产后,蔡澜重投旧上司何冠昌先生,为嘉禾之电影制作部副总裁,中间与日本电影公司拍过多部合作片。成龙在海外拍的戏,多由蔡澜监制,成龙电影一拍一年,蔡澜成时间住过西班牙、南斯拉夫(现已解体)、泰国和澳大利亚,又是一晃二十年。
发现电影为群体制作,少有突出个人的例子。又在商业与艺术间徘徊,令蔡澜逐渐感到无味,还是拿起笔杆子,在不费一分的纸上写稿,思想独立。
《东方日报》的龙门阵、《明报》的副刊上,皆有蔡澜的专栏。
写食评的原因在老父来港后,饮茶找不到座位。又遭侍者的无礼,发愤图强,专写有关食物的文章,渐于饮食界搭上关系。
数年前,红磡黄埔邀请蔡澜开一美食坊,一共有十二家餐厅,得到食客支持,带旺附近,新开了三十多间菜馆。
间时,蔡澜爱书法,学篆刻,得到名家冯康侯老师的指点,略有自己的风格。西洋画中,又曾经结识国际著名的丁雄泉先生,亦师亦友,教导其使用颜色的道理,成为丁雄泉先生的徒子徒孙,爱画领带,以及在旅行皮箱上作画。
蔡澜交游甚广,最崇拜的是金庸先生,并成为他的好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