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为谁生存(第3/8页)
算了,一张照片罢了,最多花两三分钟,但这拍一张那拍一张,加起来,就浪费了剩下不多的生命。
从前,日本明星来港拍戏,有影迷要求合照,她们都拒绝,我看到了劝说:“那是米饭班主,就让人家拍吧!”
很意外地,她们听了也照做了,当今如果我拒绝和人家拍照,岂非自打嘴巴?
有鉴于此,我还是每次笑着和人家合照,但有些人还得寸进尺,前来搭肩膀,我就十分反感,三不识七,做什么老友状?
到食品展去,有人把一个茶包塞在我手上,合照不算,还命令要我举起茶包,明明知道对方的来意,我拿着这个茶包,也哭笑不得。
今天,在报上看到大标题:“黐星合照,老嫩通杀。”嫩的当然不是我,我对这个女人一点儿印象也没有。感觉上,好像是那张被挂在不知名餐厅壁上的照片,这种手法,总是下三滥。
从此,不再和不认识的人合照了,要怪就去怪那个女人吧。
纸袋
被男人欺压了那么久,买个皮包,买颗钻石,慰藉自己一下也是应该的。(蔡澜语录)
满街都是提着名牌皮包的人,日本女性造反,拿纸袋去也。
很高兴能看到日本女人的抬头,她们被压抑了几千年,到当今这二十一世纪,在一个文明、发达、开放的社会之中,女人还做奴做婢,就是一个大笑话了。
艺术方面,女性的地位早已提高,但在商界或政坛,还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事,办公室中,女人为男同事倾茶倒水,每天还是发生,所以有很多思想独立的女子跑到香港工作,都是因为在这里的地位较高。
何止较高,应该说世界第一高吧,你放眼一看,除了修路工人,哪一行不是女人主宰?当年的香港旅游局,全是女人,本来缩称HKTB(Hong Kong Tourism Board),后来被戏称为HKTTB(Hong Kong Tai Tai Board)香港太太局了。
不过日本还是一个集体行动的社会,没什么个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你有我就有,一个人买了LV,大家都要LV。
那种歪风也吹到香港,在比例上还是很少,不过是在媒体渲染下以为很多罢了。其实发生在日本的现象,过几个月后就影响到香港社会,名模也是同个道理,只不过人家教育水准普遍高,不当它是一回事,不会跑出来抗议一番,让它自然消失。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钻石生意的,他说全行都知道,一个卡拉的钻石,在日本最多,当他们在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所有女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得到一卡拉钻石,比拥有名牌手袋早。
改用纸袋,是因为她们已有一个名牌的。日本人的底子还是很厚的,经济泡沫破了二十多年,还够吃够穿。
那是因为他们不冒险,量入而出,才保得老本,才有条件把纸袋当时尚。唉,被男人欺压了那么久,买个皮包,买颗钻石,慰藉自己一下也是应该的。
玩
下棋、种花、养金鱼,都不必花太多钱,买一些让自己悦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太破费,绝对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蔡澜语录)
很多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玩物养志》,也刻过同字闲章自娱,拿给师父修改。
“玩物养志?有什么不好?”冯康侯老师说,“能附庸风雅,更妙,现代的人就是不会玩,连风雅也不肯附。”
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但也不尽是一些外国名牌,只要肯玩,有心去玩,贵的也有,便宜的更可随手拈来。
很佩服的是苏州男子,当他们穷极无聊时,在湖边舀几片小浮萍,装入茶杯里,每天看它们增加,也是乐趣无穷。我们得用这种心态去玩,而且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世上的浮萍到底有多少种类。从浮萍延伸到其他植物,甚至大树,最后不断地观察树的苍梧,为它着迷。
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很多参考书,从前辈那儿得到宝贵的知识,就把那个人当成了知己。朋友就增多了。慢慢地,自己也有些独特的看法,大喜,以专家自称时,看到另一本书,原来数百年前古人已经知晓,才懂得什么叫羞耻,从此做人更为谦虚。
香港又是一个卧龙藏虎地,每一行都有专家,而怎么成为专家?都是努力得来,对一件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怎么辛苦,也会去学精,当你自己成为一个,或者半个的专家后,就能以此谋生,不必去替别人打工了。
教你怎么赚钱的专家多得是,打开报纸的财经版每天替你指导,事业成功的老板更会发表言论来晒命。书店中充满有钱佬的回忆录和传记,把所有的都看遍,也不见得会发达。
还是教你怎么玩的书,更为好看,人类活到老死,不玩对不起自己。生命对我们并不公平,我们一生下来就哭,俗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长大后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只有玩,才能得到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