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村长村长,我们去哪里呀?(第10/11页)

大女孩的爸爸是个大男人。黄磊对女儿采取“大胆放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她去尝试和冒险。这方面我们的理念很像。

多多喜欢游泳。村边有一片很大的鱼塘,水深达到七八米,黄磊竟然允许女儿单独下水,自己坐在岸边,悠闲地看着。连我都有几分担心,一再叮嘱他不能大意。他却摆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她技术好得很,没问题。”

大女孩的爸爸还是个好男人,永远阳光灿烂。无论村长布置的任务多么坑爹、多么整蛊,其他老爸多么为难,黄磊都会一脸谦和的笑容,欣然接受。

我们常说,跟拍黄磊的这一组工作人员最有口福。为什么呢?每次在镜头前给孩子做完饭,烙完饼,把孩子喂饱,黄磊一定会想到工作人员还饥肠辘辘。于是挽起袖子,再和面,再烙饼,让大家一起饱饱口福。这么能干又体贴,就别叫黄磊老师了,大家更愿意叫他“黄小厨”。

只可惜这后半场的杰出表现,不会出现在节目里。难怪摄制组的单身姑娘们提起黄磊就流口水,不是为了烙饼,而是感慨:“在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男人?”

如果说大姑娘的风情很有趣,小姑娘的顽皮真是伤不起。

贝儿比多多小三岁,正处在一种奇怪的敏感期。有一天村长正在正儿八经地宣布分房纪律,天气有点热,外套脱下来系在腰间。Feynman走过来,莫名其妙掀起来看了看。

村长问:“你看啥?”

Feynman还没说话,贝儿替他抢答:“他在看你有没有小鸡鸡!”

有其女必有其父,陆毅不仅丝毫不尴尬,还很开心“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录节目的过程中,贝儿时不时爆出两句“惊人之语”,爸爸都只是一笑置之。陆毅是一个大方开朗的人,他教育孩子的理念我其实很认同。我们都觉得孩子是一棵茁壮的小树,不急于“规矩”和“修剪”,也不必让他们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轨迹去生长。孩子偶尔说点出格的话,或者有点出格的小举动,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无视”。如果犯了特别严重的错误,当然是要管教的,但平时尽量不总去干涉孩子的言行。有时候,大惊小怪反而是一种负面的强化。

独生子女的家长往往有所不知,带两个孩子,最头疼的不是伺候双份吃喝拉撒,而是这俩活宝从早到晚要爆发无数争端,眼泪汪汪等你仲裁,始终做到一碗水端平,对大人的智商情商都是严峻考验。

曹格家的Joe和Grace,年龄只相差一点点。但是没办法,自从妹妹降生,哥哥就要扮演“大孩子”的角色。每次发生争执,按照大人们的思路,哥哥总是应该让着妹妹的。很多时候,Joe其实很委屈,但也只好藏在心里,假装不在意。但是只要有机会表达自己,也一定不会示弱。

比如在节目里,时常要让孩子们做出自己的选择。Joe只有一个原则:妹妹选什么,我就偏不选什么!哪怕心里和妹妹想得一样。

有一天吴镇宇叔叔突然爱心泛滥,很温柔地把Joe搂到身边来问:“为什么一定要和妹妹不一样?是不是大人总要你让着妹妹,你觉得不开心?”

Joe总算在茫茫人海中遇到知音,使劲点了点头说:“我不想什么事情都听她的,我就想听我自己的。”说完,把头扭到一边,伤心的泪水一串串。

村长在心里猛给他点赞。流泪也不要让别人看见,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不过妹妹也有妹妹的难处。如果可以自己选择,Grace才不想当那个时时被谦让的小女孩。她最大的愿望是跟哥哥平起平坐,于是世界上有了一种奇怪的关系,哥哥的妹妹叫“姐姐”。那天村长站在她面前,弓着腰,驼着背,呱啦呱啦夸她表现特别棒,费尽一番口舌也没能讨来她的欢心。人家仰着小脖子,拧着小眉毛,就一个要求:“叫我姐姐!”

说到吃饭,诸位爸爸也是各有风格。每天早上爸爸带着孩子来领早餐,常规路数是领完以后带回房间吃,吴镇宇大哥才不讲究这些,和Feynman在山坡上找一处平地,坐下来就吃,管他什么人来车往,尘土飞扬,吃完了拍拍屁股就走。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杨梅洗也不洗,直接塞进Feynman嘴里,嗯,味道不错!

他对儿子的态度用两个字总结,就是“随便”。

不想吃饭?随便!不想睡觉?随便!不想说话?随便!

镇宇大哥过去塑造的屏幕形象,总让人感觉他很凶,就连对儿子的亲密也被调侃成“宝贝,过来,爸爸保证不砍死你”。其实他的性格也和家庭有很大关系。

镇宇大哥给我讲过童年时,老爸老妈对他的教育。记忆中他也只有四五岁,还是老爸的“跟屁虫”,老爸要求他像自己一样赤脚走路。那天走着走着,老爸不小心踩到一个钉子,淡定地坐在路边,把脚抬起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他说:“帮我把钉子拔出来。”小家伙吓得要命,哆哆嗦嗦把钉子拔出来,才发现爸爸脚底的老茧太厚了,这一钉子下去,根本没扎透,一滴血也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