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第2/2页)

居然让一个从来低调的皇帝都要出来管了,你也可以想象这事闹得多过分了。可惜仁宗还是低估了人的爱美和攀比之心,他老人家一过世,奢靡之风再起,大家开始用玳瑁和鱼枕来做梳子了!须知鱼枕极珍贵,马王堆里也不过一具鱼枕头饰而已。

巨型冠梳之风是如何熄灭的呢?话说南宋时,冠梳依然流行,那时节临安是世上第一风流繁盛福地,制梳子的,戴梳子的,簪花的,插凤的,所在多有,西湖之上,到处梳来梳往。名妓们大多爱戴大冠梳,满头花里胡哨。偏南宋理学盛行,士大夫对妇女们的言行也开始品头论足、挑三拣四起来。良家妇女也觉得不对,我戴了梳子,不就显得跟烟花女子们一路货色了么?因为忙着标榜自己的清纯和贞操,良家妇女们纷纷放下大型冠梳,改用低调的簪钗。到明朝,上头规定乐妓戴大梳子,又赶上当时三教九流分了次第,大家都不想被人当烟花教坊的戏子,大梳子之风也就歇了。

可是日本人没来得及接受明朝文化的沐浴,学的可都是隋唐之风,于是一直把黄杨木梳当宝,或送人,或自梳,或插在发髻上溜达。这里闲话一句,为什么黄杨木做梳子好呢?因为黄杨紧致坚韧,纹理细腻,硬度也恰好。实际上,唐朝时人民刷牙,也有用黄杨的,后来入了江户时代,日本女人爱上了梳发髻,用梳子简直发了疯。先是艺妓喜用梳子对付,再是富家女也用上了梳子。日本职人又出了名的精雕细刻,四时花草、人物鱼兽,刻满梳子。

跟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用梳子分辨女人的身份。比如舞伎发型华丽,常为桃割发型,露出耳朵,而且发饰华丽,带一个花帘。艺伎却是著名的高岛田发髻,上下一致,遮住耳朵,发饰少,但戴一个大梳子。江户年间,相扑手经常流行男扮女装,穿华丽的花纹袍子,戴上两个艺妓式的花纹梳子,也很受欢迎。至今日本的梳子仍然分为发髻梳和横梳,后者用以处理日常梳妆,而前者拿来对付古典式发髻,都是江户时代的遗泽了。

梳头可以很暧昧。《红楼梦》里,贾宝玉给麝月梳头,晴雯进来看见就不高兴,“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后来贾宝玉求史湘云给他梳头,也是千求万求才允。民间传说里,媳妇儿给公公梳头或点烟,都是偷情的前兆。反而是女儿给妈妈梳头,是非常纯真的故事。老电影里常见女儿给妈妈梳着梳着,就发现了妈妈的白头发,于是思潮翻涌,想到母亲养育的不易,情感于怀,于是和母亲一起对镜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有点残忍,子欲为父母梳头而父母头发已经稀疏才是更切身的憾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