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第2/2页)
[18] 查德金(1890—1967),法国雕塑家,这里提及的雕塑名为《被毁灭的城市》,1953年立于鹿特丹,布罗茨基曾称这座雕塑为他最喜欢的纪念碑之一。
[19] 荷兰又译尼德兰,其名称Netherland原意指海边的低洼地带。
[20] 此处暗指一部1962年首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去广场的路上,出了滑稽事一桩》(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音乐剧的背景为古罗马。
[21] 此处“灵魂”的原文为拉丁语animus。
[22] 作者在这里耍了一个文字游戏,马可·奥勒留的座右铭“泰然”(Equanimity)由“equ”和“animus”两部分组成,“拼错”的词为“Equinimity”(即a误为i),而Equine即为“马”。
[23] 意大利古城。
[24] 图密善(51—96),罗马皇帝(81—96年在位),他专横暴虐,后被其妻和近臣杀死。
[25] 见《战利品》一文第12节的注释。
[26] 罗马的图拉真广场由罗马皇帝图拉真为纪念征服达基亚人而建造。
[27] 哲学一词的古希腊原意为“爱知识”。
[28] 作者在此给出的年代似不准确,马克·奥勒留146年登基,卒于180年。
[29] 阿格里帕(公元前63?—公元前12),罗马帝王皇帝奥古斯都的宰相。
[30] 尼禄(37—68),罗马皇帝(54—68在位),古罗马最著名的暴君之一。
[31] 福斯蒂娜(135—175)。
[32] 爱比克泰德(55?—135?),古罗马新斯多葛派哲学家。
[33] 此处可能是在打趣恺撒遇到提伯坦女先知(Tibertine Sibyl)的传说。如今广场上常有游客晒日光浴。
[34] 齐诺(公元前340?—公元前265?),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派创始人。
[35] 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65),哲学家,尼禄的老师。
[36] 卡图鲁斯(公元前84?—公元前54?),古罗马抒情诗人。
[37] 卢克莱修(公元前94?—公元前55),古罗马诗人、哲学家。
[38] 阿伽颂(公元前447—公元前400),古希腊悲剧作家。
[39] 米南德(公元前342—公元前292),古希腊喜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