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第2/2页)
[24] 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为埃及军队与英、法、以色列三国盟军展开的一场战争。
[25] 即法鲁克一世(1920—1965),1936—1952年间的埃及国王。
[26] 盖伦(1902—1979)。
[27] 金(Kim)在英国可以是吉卜林(Kipling)这一姓氏之简称,而俄语中的词组“青年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Молодежи/Kommunisticheskii Internatsional Molodezhi/Communist International of Youth)的三个首字母合起来也是Kim。
[28] 伊本·沙特(1880—1953),沙特国王,1932年创建沙特阿拉伯王国。
[29] 詹姆斯·安格莱顿(1917—1987)。
[30] 盖伊·伯杰斯(1911—1963)。
[31] 唐纳德·麦克林(1913—1983)。
[32] 哈罗德·麦克米兰(1894—1986)。
[33] 很多有同性恋倾向的英国上流社会人士偏好在粗鲁的社会下层中寻找性伴侣,这派生出了一个特指此类现象的俚语“rough trade”,即粗汉男友。
[34] 康斯坦丝·加内特(1862—1946),俄国文学的英译者。
[35] 此处原文为bright young thing,特指20世纪20年代伦敦上流社会的一群爱着奇装异服、放浪形骸的年轻人。
[36] 克洛索,希腊神话中的三位命运之神之一,负责纺织生命之线。
[37] 希腊神话中的少女,在与智慧和技艺女神雅典娜比赛织绣技艺时获胜,后被化身为蜘蛛。
[38] 机械降神是指古希腊戏剧中,当情节陷入僵局时,通过隐藏机关送上舞台解决难题、推动情节发展的诸神。常喻指打破僵局的意外事件或人物。
[39] “马祖特”在俄语中意为“重油”。
[40] 托马斯·劳伦斯(1888—1935,即“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著作。
[41] 此处的“既成事实”用的是拉丁语“faits accomplis”。
[42] “存在意义”一词用的是法语“raison d'ètre”。
[43] “世纪之末”用的是法语“findesiècle”。
[44] 芭芭拉·霍普沃斯(1903—1975),英国雕塑家。
[45] 鲁迪·杜契克(1940—1979),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生运动领袖。
[46] 英语中有句俗语“教老狗学新把戏”(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意为让年老守旧的人接受新鲜事物。
[47] 《圣经》中的人物,据说活到9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