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办公室乱斗很难热闹(第2/7页)

谭月明说:“七夕这个点,周生生可以做,老凤祥也可以做,我们却不能做。”

“是因为我们欧化的背景吗?”宋为仁不以为意地说,“肯德基为什么比麦当劳做得好?就是因为它与本土文化结合得好。”

“可是你有想过快餐业的顾客群是谁吗?而我们的主力顾客群又是谁?如果我们放弃自身的优势,走大众化路线,我怕新客户还没抢过来,老客户就先丢光了。”

钱宝珠觉得谭月明说得很对,顾客喜欢贝伦菲尔,正是因为它有欧洲的贵族气。这种气质越纯粹,越能满足顾客心理上的虚荣,可一旦放弃,这份虚荣就没了。而改走大众路线的贝伦菲尔,能抢到周生生的顾客群吗?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几率是极低的。

宋为仁有点难堪,毕竟自己是上司,却遭主管一顿抢白。他说:“月明,七夕就是个机会,把我们的品牌做得通俗易懂,让更多国人心服首肯不好吗?就说周生生或是老凤祥吧,人家一脸蒸蒸日上的热情,逢年过节就让人想进去买点什么,可是咱们呢?曲高和寡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觉得价格偏贵,同样的价格买得却不实惠。说得再白点,咱们的主顾客群也是普通人,真正的高端,都去蒂凡尼了,所以说,结合咱们本土文化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至于怎么保住老的,抓住新的,创意是关键,要不然请你来做什么?”

宋为仁虽然满嘴的四个字听着有点别扭,但钱宝珠听起来觉得也有些道理。高端的代名词就是贵,可真正的高端消费群,往往更关注那些世界级的品牌。贝伦菲尔正是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市场占有率自然很难提升。

朗伯宁说:“这个问题,我比较支持月明。放弃长久以来努力建立的品牌形象去迎合市场并不明智,贝伦菲尔的高品位路线是不能动摇的,要不然就等于动摇了我们品牌的根基。”

坐在一旁的王志洋说:“我从销售上谈一下吧。咱们的东西太小众了,有气质是有气质,但不利于销售。市场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放弃了大众化的客户群,那还谈什么提高销售?”

那一刻,钱宝珠灵光乍现。从一个七夕策划扯到公司发展大方向,这哪还是在讨论策划,摆明了是两个经理在合力挑战朗伯宁的定位,而谭月明则在立挺朗伯宁。看明白了这一层,钱宝珠再听这番争论就觉得有些好笑了。一件事,从来都有两面性,正说反说都有理,双方各执一词,抢的就是在公司里的话语权。怪不得谭月明会说策划要平衡各方的关系呢。

1钱宝珠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新闻,忙举了举手,说:“打扰一下,我有个想法。谭小姐以前不是说过吗,家家都在做的,我们花大力气也不见得有多少回报,反正七夕也在八月,我们不如选个新视点和别家拼啊。”

在座的人大概没想到坐在外围的小助理也会有话说,大家都停止争论,摆出一副看热闹的姿态看着她。而迅速安静的氛围提醒了钱宝珠,刚刚自己做了什么?

满屋子总监经理,怎么会有她说话的份?她怔怔地坐着,额头迅速冒出一层冷汗。

谭月明鼓励地看着她说:“宝珠,想到什么就说。”

“我……我……”钱宝珠的声音都有点发颤了。

朗伯宁之前对钱宝珠道歉有他自己的考量,其内心对她的厌恶,早已达到了鬼见愁的境界,他真不知道这个克星又要做出什么害人的举动。他皱着眉说:“没有想好,就不要讲了。”

钱宝珠忙说:“我就是看到一条新闻,现在流行过‘八·三’男人节。这个是时尚杂志主编瘦马提出来的,你们觉不觉得这个主题又本土又时尚,时间上,还刚好和七夕抗衡?”

会议室里真静,只有挂钟滴答滴答地发出声响。钱宝珠僵坐在椅子上,用眼睛扫来扫去。

谭月明第一个说:“还不错啊,能做做文章。”

宋为仁点了点头:“可以。”

王志洋说:“这个我没意见。”

朗伯宁瞥了她一眼说:“那就这么定了吧。”

钱宝珠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转了一圈,又落了回来。她暗暗思忖,以后可千万不能乱说话,风险太大。

回到办公室,谭月明拉下玻璃墙上的百叶窗,松了松脖子上的丝巾,斜躺在沙发上说:“真TM累,明知道不对,还要和你对着干。”

钱宝珠第一次听到谭月明爆粗口,有点不适应。她帮谭月明倒了杯水,说:“你没看到宋经理今天的脸都被你气绿了。”

“哼,那是他自找的。整天装‘闲人’,出一堆馊主意,最后还是我来收拾烂摊子。什么当务之急、势在必行,还要和人家老字号金店比传统,他有考虑过市场吗?有考虑过可行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