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刹那百年(第6/10页)

香港会展中心外,身着正装的高致远、高建国父子跟随引导人员一同缓缓进入会场。

天空下着小雨,街上却没人打伞,人潮涌动。岳芳英、海叔还有阿芳等龙鼓村的老街坊,手持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一同走入欢迎的人群。街头突然有人唱起了《公元1997》:“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1997年,我悄悄地走近你,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让空气和阳光充满着真爱。”

人群来到中环广场,舞台上的爱乐乐团突然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大家纷纷驻足,随着音乐齐声高唱起来,岳芳英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巨大的电子屏突然一闪,显示中英交接仪式的直播即将开始。

23时18分。屏幕出现了会展中心内部的场景:敞亮的大厅内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

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色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随后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英军卫队在一名上尉军官的指挥下,步入中环军营营区大门东侧就位,两位英国士兵出列上岗。

23时54分。驻港部队在指挥官张洪涛上尉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大门西侧就位。

23时56分。驻港部队两名陆军士兵从两队指挥官中间走过,分别站到大门内两侧。

23时58分。中方指挥官谭善爱中校和英方的艾利斯中校,面对面走到相隔4米处立定。这时,艾利斯中校向谭善爱中校敬礼报告:“谭善爱中校,威尔士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士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听完他的报告,谭善爱中校声若洪钟:“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米字旗降落了。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一时之间,礼花满天,普天同庆,万众欢腾。观礼台上的高氏父子若不是碍于身份礼仪,可能会相拥抱头痛哭。

逾6000人的陆海空主力部队,在7月1日6时整进入香港。陆军纵队从文锦渡、皇岗及沙头角三个口岸进入香港。车队在6时15分驶经上水马会道,受到冒雨群众的夹道欢迎。部队接受群众献花,并把活动筹委赠送写有“威武文明之师”的牌匾架在军车上,接受民众欢呼。舰艇部队10艘军舰及船只在4时55分起锚,从深圳妈湾军港前往香港水域,并于7时24分到达昂船洲海军基地。空军直升机部队因雷雨延后两小时在深圳起飞,6架直-9直升机在8时35分抵达石岗机场,完成布防。

因为高建国的预判精准,借着回归的东风,永盛所交易的几块地皮在上半年全部大涨,已经翻了快两倍,集团发展风头正劲。高建国和李浩南也宣誓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仪式结束后,他俩叫上安国庆,一起在办公室开红酒庆祝。

李浩南开怀道:“香港过去有种说法:美国打喷嚏,香港要感冒。现在香港回归了,虽然大家有种种担心,但我相信我这个妹夫的眼光。今后香港的天气怕是要看内地来改变了。”

高建国从容道:“美国对香港的经济影响还是有的,只是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越来越重要。我来打个比喻,香港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不是独立的经济体一样。她就像一朵花,这朵花要开得鲜艳美丽,还要靠根、茎、叶和泥土——就是大陆供给它养分才能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