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股海沉浮(第5/10页)

在会长的邀请下,高建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目前的形势看,香港处于迅猛发展经济的时候。随着回归期的日益临近,有很多海外商家、大陆商家看到了香港经济的良好前景,增大了投资力度,这使得我们看到香港经济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这种形式将会继续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回归之后,香港的经济还会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发展。”

张荣成清清嗓子说道:“我看你只是说到了好的一方面吧。香港现在的经济能保持良好的势头,那是因为英国在这个过渡期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说很多商家是看到了英国对香港的作用或者其在未来不可或缺的管制力上,才进行大幅度的投资。至于香港回归之后,这种繁荣的景象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没人可以保证。”

高建国立刻回应道:“张先生,你的观点我不能赞同,我认为香港的繁荣不取决于所谓的英国作用或者管制力,而是取决于中国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要知道一个地方是不是能够繁荣发展,不是在于这个地方曾经被哪个国家管制,重要的是当地人民的民心所向。凝聚力的提升,才会使这个地方更有发展、更有前景。”

张荣成不屑地说道:“你要知道,最近的股市能上升2.3倍,很多外国投资者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你怎么解释?”

高建国朗声道:“对于这个现象我还是劝大家理性看待。还记得1929年的股灾吗?一段美国股民的黑色记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那一天美国股市大崩盘,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便重挫88点,任何试图使其稳定下来的努力都失败了。仅仅一天的时间,美国的股票市场就大幅度缩水,跌幅达22%,被称为‘纽约交易所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相信大家心里都认为这次香港股市的涨幅与1929年的美国股市不同。但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我认为2.3倍的涨幅不是一件令人乐观的事情,还希望各位能慎重、理智,不要再陷入泡沫式的虚幻中无法自拔,给自己留条后路方为明智之选。”

张荣成还没说话,李浩南却突然站起来高声道:“高建国,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告诉你,2.3倍的涨幅跟1929年的美国股市相比,差得还远呢。你少在这里杞人忧天,我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此言一出,周围不少人都开始嘲笑高建国。

高建国只是淡然一笑,没再多言。

酒会结束后,张荣成回到家,打开电视,新闻里又是证交所门口疯狂的人潮,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求。张荣成点燃一支雪茄,呵呵笑道:“人人都发财了,那钱从哪里来?”

张伟豪拿着报纸来到父亲的办公桌前,轻声问道:“爹地,李浩南已经加大投资了,我们还要继续买进吗?”

张荣成含住雪茄,猛吸了两口,烟头被烧得火红。然后他闭目仰躺在沙发椅上,既像是品味雪茄,又像是思考,不紧不慢地说道:“最近的股票市场和楼盘市场确实火爆,但是……”

张伟豪坐下来,用商量的口吻说道:“爹地,我认为继续买进的话,一夜之间我们的资产可以翻好几倍。”

张荣成突然睁开了猎鹰般的双眼,缓缓摇头道:“我认为高建国说得有道理,应该把我们手中买进的股票陆续开始抛售。”

张伟豪有些不解:“爹地,我知道像李浩南那样加大投资是送死,但目前形势这么好,你会不会又太过谨慎了?”

“傻小子,越是在优势局面下越要谨慎,越要稳得住阵脚。如果李嘉盛仍在掌舵的话,他是不会同意儿子这么鲁莽购进的。”张荣成坐直身子,看着儿子说道:“你还记不记得李嘉盛在《中英联合声明》之前的孤注一掷,当时我们都往国外迁厂,只有他按兵不动,最后大获全胜,赚得盆满钵满?”

“这跟股票有什么关系啊?”

张荣成微笑道:“当时就是这个高建国给李嘉盛分析形势,说服了李嘉盛留在香港,永盛集团的财力才日渐雄厚。这一次我认为他的分析依旧是有道理的,在大家失去理智的时候,清醒的人没几个,所以这一次我们就听高建国的。”

张伟豪有些不满道:“上次是姓高的撞大运而已,这回他完全是危言耸听。爹地,要不我们再等等?”

“不要再啰唆,听我的!”张荣成突然收起笑容,沉声道,“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对我们抛售股票的事情严格保密,让李浩南继续买进股票,最好能让他把全副身家都放进来……”顿了顿,张荣成猛的站了起来,厉声道:“等股市泡沫炸裂的时候,就是我们一举击垮永盛集团的时候!”

张伟豪思考了几分钟,点头道:“爹地,我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