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久别重逢(第8/9页)
望着孙小华离开的背影在微微颤抖,高建国知道她哭了,他回过头对着母亲的后脑勺小心地说道:“妈,您心里要是不舒服,就痛痛快快哭出来吧,这个结果我们都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十多年确实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不能怪我爸,都是我不好。”
岳芳英默默擦干眼泪,翻身坐了起来,面容坚毅地对儿子说:“建国,我没事了,你去办出院手续吧,我不想住在医院。北京已经没有我们的家了,咱们住酒店,别让你爸为难。”
高建国看出母亲已经下了决心,赶紧跟医生商量了一下,办好了手续,母子俩一同离开了医院。
刚刚出医院没几步,迎面就碰上了提着一袋水果的高致远。双方只有几米的距离时,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仅是一夜之间,夫妻俩再一次面对面,岳芳英的心情却跌到了谷底。
高致远的面色缓和了不少,他主动走到岳芳英面前,坦然地问道:“身体好些了吗?”岳芳英没开口,倔强地扭过头去。
高致远的手温柔地抚在她的肩上,轻声说:“你恨我,我可以理解,只是不要怪小华,她也是个苦命的女人。”
听到丈夫替孙小华说话,岳芳英只感到剜心的疼痛,她明白自己和丈夫之间无论如何是无法挽回了。她昂起头,强忍心痛,对着儿子坚强地说:“建国,我们走。”
高建国满怀深意地看了父亲一眼,转身扶着母亲继续前行。
进了酒店的房间,高建国搀扶着母亲上了床,开始收拾起了行李。他将母子俩的随身衣物从包里拿出来,收拾整齐。收拾得差不多了,高建国转头一看,母亲根本没有躺下,只是靠坐在床上,双目无神,全然失去了以往坚毅果敢的风采。任由他怎么劝说,母亲总是自怨自艾。
母亲终于说累了,躺到床上休息了。高建国想到应该出去买点吃的,刚走到酒店大堂,他不禁停住了,前台有一个穿着军装的男青年,看起来很像建军——这纯粹是直觉,其实这么多年了,高建军早就不是过去那个瘦弱的少年了。
大概是兄弟之间的心灵感应,那个正在向服务员询问着什么的军人,突然转过头望向了自己——真是建军。兄弟二人四目相对,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时间过去这么多年,兄弟俩第一次见面,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二人都极力地克制着内心的情感。兄弟俩红着眼眶,拥抱在了一起。
拉着弟弟来到了房间,高建国已经把大致的情况跟建军说过了。一进门,高建国就喜气洋洋地大声说道:“妈,您快看谁来了。”
好像母子连心一般,岳芳英一下从床上翻身起来,突然见到小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英武帅气的军人,她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梦。
高建军站直了身子,豪气地喊了一声:“妈!”伴随着高建军的这一声“妈”,岳芳英的眼泪已止不住地流下来。她紧紧抱着建军,哭着道:“建军,妈终于见到你了。”
看到母亲和弟弟的拥抱,高建国开心地笑了。
“建军,你长大了,也成熟了,真不敢想象,这还是当年的建军吗?妈简直不敢认了。”岳芳英双眼直直地盯着建军,仿佛一眨眼他就会跑掉。她既为重逢感到喜悦,又因为这份歉疚而辛酸。
高建军语调平静地说道:“部队的生活确实磨炼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没有这些年的战斗实践,今天我可能还是哥面前长不大的孩子。”
高建国从后面一拍弟弟的肩膀,笑着说道:“建军,能在部队磨炼是好事。看到你这么能干,可比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强多了,我真替你高兴。”
接下来,高建军专挑些部队里、军校里有趣的见闻跟母亲说,高建国也在一旁不停地哈哈大笑,让岳芳英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
四
回到香港已经三天了,所有人都为高建国和岳芳英的归来感到高兴。生活似乎一如往常,但是在这波澜不惊的表象下,他们母子二人怀着各自的愧疚和伤痛,久久难以释怀。但是很快,岳芳英便将内心的悲伤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全心投入到餐厅的经营中。
高建国的心却没能这么快平复下来。一方面是他毕竟年轻,没有母亲阅历丰富;另一方面则是除了远在北京的父亲的事情外,还有一个同处香港的安慧让他满腹愁肠。妻子李佳欣很快察觉到了高建国的异常,见他整天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但每次问他,高建国都只是笑笑,说最近厂里业务忙。
李佳欣决定亲自到厂里去看看,真要是解决不了的难题,自己就去找爹地帮帮忙,即使不能全帮,也要让丈夫从目前的精神状态里走出来。她先到了厂长办公室,高建国不在,只好到助理办公室找阿雄。阿雄说最近是销售淡季,厂里事情不多,而且他也很少见到高建国来厂里。阿雄身边还有个长得黑黑瘦瘦的人,好像叫阿灿,眼珠子滴溜溜直转。李佳欣也没好意思再多问,只是客套几句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