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久别重逢(第5/9页)

电话里传来轻快的笑声:“高建国,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你说说你像话吗?要不是跃音在香港碰到你,你是打算永远消失了是吧?”

“跃民,你听我解释,我真不是故意不跟大家联系的,我跟我妈一直计划找个合适的时间回北京,想着当面给你们赔罪才有诚意……”高建国认真地解释道。

“你少来,我就不相信你连个打电话的钢镚儿都没有。”丁跃民笑呵呵地直接打断。

听见好兄弟的声音,高建国之前的阴郁一扫而光,笑着说道:“跃民,我过段时间又要去深圳了,听跃音说你也在深圳,到时候我一定当面给你赔罪。”

“好,必须狠宰你一顿方能解我心头之恨。”丁跃民也十分开心。

当天晚上,高建国又去了星光剧院,想再次跟安慧解释,可惜被突然出现的丁跃音阻止了。高建国本来还想坚持,丁跃音告诉他应该让安慧先静一静,一瞬间从惊喜到失望,是个人就得有个适应的过程。跃音说得很有道理,高建国放弃了短期内再找安慧解释的念头。

高建国回到了饺子馆,想跟母亲说说话。大门已经关了,二楼亮着灯。高建国敲门进去,电视里正在播放新闻: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开始受到国际的认可。

母亲正戴着老花镜翻看着一页页的纸,高建国以为母亲在记账,继续看着新闻:港督尤德上午出席立法局大楼揭幕仪式,接下来的首次会议将在这座大楼里举行,这也是香港第一次新当选议员宣誓时无须硬性向英女皇效忠。

高建国在荧光屏上又看到了提问最积极的丁跃音,暗想这丫头真是一刻都停不下来。他走到母亲身旁,才发现桌上全是母亲过去写给父亲的信。他有些担心地问道:“妈,您干什么呢?”

岳芳英慌忙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把信收起来,对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建国,你来得正好,妈想跟你说件事儿。”

高建国假装没有看见母亲擦眼泪,故作镇定地坐到了母亲身旁的椅子上,手轻轻地抚在母亲的椅背。

岳芳英把信盒子推到儿子眼前,颇有感触地说道:“建国,你看看,这是妈这些年给你爸写的信。我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了信里。以前是没有办法寄出去,后来是没有勇气寄出去,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封。”

高建国不自觉地想起了安慧、丁跃民,正色对母亲说道:“妈,您应该寄出去啊,寄给我爸和建军,告诉他们关于我们的事情。”

“以前我是这么想的,但我一直犹豫,中断了十年的联系靠着这些信,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许对于你爸爸和建军来说,只有我们亲自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会相信我们真的还活着。”岳芳英愁容满面地望着儿子。

高建国挪了挪椅子,跟母亲靠得更近了点,问道:“妈,您是不是想回北京了?”

岳芳英摸了摸儿子的脸,点点头说:“对,妈想回北京了,我们一家人终究是要团聚的。就算是很难被原谅,也要拿出诚意来不是吗?”

高建国握住母亲的手,点头说:“对,妈,您说得太对了。阿雄喜欢阿芳也是,全靠诚意和耐性,今晚他就约到了阿芳一起吃饭呢!”

“这事儿我看够呛。今天晚上阿雄就是一个人到饺子馆来吃的饭,手里还拿了束蔫掉的玫瑰花。阿芳是个好孩子,但她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渔村里的天真姑娘了,想法多了,阿雄这样的老实人很难追到她的。”

说到阿芳,高建国有些尴尬,立刻打断道:“算了,还是别说阿雄了。那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我们明天就回去。你把佳欣也带上。”得到儿子的赞同,岳芳英一下来了干劲儿。

“佳欣父亲生病,她需要回家照顾,我先陪您回去吧。”高建国摇摇头说,“对了,这事儿海叔知道了吗?”

“说过了,海叔……”岳芳英说起了下午跟海叔谈到要离开时的情形。

海叔先是十分意外,对她竭力挽留,希望两人继续合作把“老北京饺子馆”做得更好。岳芳英觉得香港虽然好,但终究不是自己家,她舍不得自己的丈夫和小儿子,财富和亲情比起来,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海叔面露惋惜之色。岳芳英对这些年海叔的帮助扶持表示了感谢,她已经打算好了,把自己所占股份中的一半转让给海叔,希望海叔能把餐厅继续经营下去。她还是有个私心,担心哪天电子行业不灵了,剩下的另一半股份留给儿子,让他们能够不愁温饱。

海叔的回答让她很是感动:“阿英,你这么说就是跟我见外了,你的股份永远是你的,这家酒楼不管将来发展成什么样,都有你的一半,所以你这个提议我反对,你的股份我给你留着。北京是你的家,这里同样是你的家,只要你想回来,随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