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雏鹰振翅(第8/9页)

李佳欣立刻站起来,拉着岳芳英的手说道:“伯母,您好!我是建国的朋友,现在需要一份工作,我想到你们的饺子馆做兼职。”

岳芳英假意上下打量了一下李佳欣,摇头道:“不好意思,小姐这身打扮恐怕不适合在我们餐厅工作。”

李佳欣脱掉了黑白双色的格子短外套,说了一声“稍等!”就走进了厨房。正好阿雄过来,瞅了一眼她外套上别致的双C形纽扣,惊叹道:“哇!名牌哦!”岳芳英母子不懂这些,只是盯着厨房门口,想要看看这位富家小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一会儿,李佳欣从厨房走了出来,一只手就端了三盘菜,给一桌客人上菜。客人们看着李佳欣,都惊讶不已。等李佳欣给他们上完了菜,一个客人以为这是饺子馆的才艺表演,拍起手来叫好,其他客人也纷纷跟着拍手。

高建国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并不知道李佳欣在英国留学时还在中餐馆端过一年盘子。李佳欣得意地走到两人面前,问道:“怎么样,伯母,我做服务员还合格吗?”

岳芳英看了一眼儿子,笑着对李佳欣道:“你刚才的表现我很满意,既然你愿意来工作,就留下吧!”

李佳欣终于如愿地进入“京味儿饺子馆”当兼职服务员,工作十分轻松。岳芳英与高建国商量之后,让李佳欣只是负责上菜,其他的事情一律不用管,上班的时间也相对自由。

这天上午两节课一上完,李佳欣便开车到了餐厅报到。因为没到饭点,传菜生也没什么事情。李佳欣换上一身红色中式制服,无聊地坐在一张餐桌旁。

经过岳芳英批准,李佳欣打开了电视,一个宽面阔鼻的中年男性出现在屏幕上,他身旁的一位老者却是邓小平。邓小平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一旁检查餐牌的阿雄问道:“这个男的是谁啊?居然能和邓公见面。”

李佳欣答道:“傅朝枢!他以前是《台湾日报》董事长,三年前因为批评国民党政府,被‘国防部’强行收购了报纸,他就到香港来创办了《中报》和《中报月刊》。他一向主张两岸和平共存,力主祖国收回香港主权。”

阿雄点头道:“爱国人士啊,看样子就是忠臣啦!”

李佳欣并非政治专家,她完全想象不到1981年8月26日这次邓傅北京会谈的历史意义。正是在这次面谈中,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思。这个在国际上堪称首创的伟大构想,让中国主权统一问题的解决有了务实的平台和明晰的框架。

更让李佳欣想象不到的是,今天餐厅来的第一个到访者竟会是自己的父亲。她刚想跑回后厨,却被李嘉盛一把抓住手腕,沉声道:“跟我回家。”

李佳欣故作意外道:“爹地,你怎么来了?你还没有吃过正宗的北京饺子吧?快坐下来尝尝,我们餐厅有……”话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道:“我不喜欢吃饺子。你马上把这身衣服换下来,跟我回去。”

“爹地,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我自食其力不好吗?”李佳欣挣脱父亲的手,说道。

“你已经是香港大学的教师,为什么还要到这里来端盘子?”

“我喜欢这里,这不影响我的教师工作。”李佳欣解释道。

李嘉盛没有再抓女儿的手,只是严肃地说道:“那也不可以,你是我的女儿,我怎么能让你到这里来吃苦?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话音未落,就看见高建国从后厨出来。李嘉盛脸色明显变得不快,提高声量道:“你是为了他?佳欣,你不能跟他交往!”

李佳欣急忙站到高建国身前,不满道:“爹地,你怎么也跟妈咪一样了?”

李嘉盛一本正经地说道:“他需要钱,我可以给他钱,但我的女儿不能跟他受苦!”

“爹地呀,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有人身自由,请你不要干涉我好不好?”李佳欣走过去挽住父亲的手臂说道,一边朝高建国使了个眼色。

没想到高建国也劝说:“佳欣,回去吧,李先生是为了你好。”

越来越多的服务生从厨房门口张望,岳芳英也走了出来,站在儿子身后看着李家父女。高建国看了一眼母亲,再次劝佳欣道:“回去吧!”

李佳欣红着眼,一赌气扯掉围裙,对父亲说道:“我跟你走。”

望着李嘉盛父女的背影,岳芳英一拍儿子的后背说道:“建国,以后不要让她来了。”

很快,岳芳英又见到了李嘉盛,而且是在餐厅厨房的后门。身着便装的李嘉盛给了岳芳英一张巨额支票,说高建国可以用它来办电子厂,希望高建国不要再来纠缠佳欣,说完留下支票立刻离开。岳芳英愤怒地追了出去,将捏成一团的支票一把朝李嘉盛扔去,险些砸到他脸上。李嘉盛大为恼火,狼狈地钻进了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