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饱受磨难(第8/10页)
高建国心里有些愧疚。如果不是自己昨天说的那些重话,阿芳就不会独自跑开,就不会发生……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他不会因为这种愧疚而向阿芳表达男女之情,他可以对阿芳好,但不会用不存在的感情去欺骗她。
不知道是谁打开了电视,新闻里正在报道: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画面中,主席台上的邓小平越来越清晰,一口浓厚的四川方言响起:“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
四
又是一年除夕之夜,北京城内张灯结彩、鞭炮阵阵。高致远坐在家里,读着儿子建军写来的信,因为部队有紧急任务,他没法回家跟自己一起过年了。
本来这一年来,高致远的生活挺顺利的,五七干校的老朋友刘新智成为了港澳办政研室的主任,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背景,老刘专程登门拜访,希望高致远能够去政研室工作。本来自己只是个工程师,不懂这个,但老刘的耐心劝说,再加上廖公[3]的亲自批复,高致远决定为可能开启的中英香港谈判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儿子不回家,独自一个过年,多少有点遗憾。高致远知道云桂一带边疆局势紧张,一旦开战的话,儿子就得上前线,这万一要是有个……哎!大过年的还是不要想这些不好的事。
第二天,高致远等着老周一家都出门拜年了,才独自骑车出门,在城南棚户区出租屋找到了孙小华。高致远几乎认不出这是孙小华。过去的孙小华是个非常注意干净整洁的人,可现在的她,头发就像是刚从缸里捞出来的咸菜,面黄肌瘦,神色萎靡。她抬头一见高致远,说了声:“呀!是你!”立刻遮住了脸。
高致远慢慢走进屋里。这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单人床、衣柜,还有许多杂乱物品,把房间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人下脚的地方。没有凳子,高致远只有在床边坐下。因为没有暖气,被窝里有一只铁暖壶,高致远坐上去时不小心碰到了,把他吓了一跳。
孙小华从门口取了水壶,一边给高致远倒了点开水,一边问道:“您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小孙,你怎么住在这种地方啊?”
“有什么办法,鹏飞没了,我又没资格住帽儿胡同的房子。这儿环境虽然差了点,好在房租便宜。家里什么都没有,我待会儿去买点菜,您先坐会儿。”孙小华红着眼,眉宇间却带着一股倔强。
高致远站起来接过搪瓷杯,惋惜地说道:“鹏飞要是知道,不知该有多伤心。”一听到王鹏飞,孙小华的鼻子也开始抽搐。
因为没有桌椅板凳,高致远只好把搪瓷杯端在怀里,正好也能暖暖身子。他又接着说道:“我是鹏飞生前最信任的朋友。他不在了,你也不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小孙,换个环境吧!”
“我现在在纱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有几块钱,住这种地方已经很满足了。”孙小华侧过脸说。
高致远突然想到什么,赶紧说:“我的邻居老周有一间空房正要出租,小孙,不如你去租。”
“可房租——”
“房租你不必担心,老周一家都是好人,和我关系很好,房租一定不会贵。”
年后,高致远就把孙小华领到府学胡同的四合院。老周得知孙小华的丈夫也是那个年代冤死的,乐得帮她一把,让她住进了自家的出租房。
很快,已经成为连长的高建军通过父亲的书信知晓了这些事情,只是他暂时没有时间去回信,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他正带领着战士们奋勇作战。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进入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相继爆发多次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直到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孙小华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而同在北京城的安慧却是度日如年。只要王乐在家,安慧就觉得阴森森的,脊梁发寒。她决定带几本书到学校去。刚走到院里,王乐就回来了,一见安慧,就阴阳怪气说道:“哟,这不是老王家媳妇儿安慧吗?你还知道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