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春的秘密(第6/9页)

陈小武看着记录本,本来开心的脸又耷拉了下来,露出苦笑:“大志、陈桐,需要帮忙发的黄豆有75斤!”

“75斤?”刘大志抢过本子,看了一眼,瘫倒在椅子上。75斤黄豆能发出900斤豆芽,每天要换两次水,一个教室都装不下。

“完了,收不了场了,怎么办?同学肯定会说我们很没有信誉的。我们是不是要把钱退给大家啊?”陈小武很着急。

“别急,我有办法!去找郝老师,他肯定有办法!”

“叮当呢?”刘大志这才发现,今天居然没有人讽刺自己。

“我以为她不愿意来,都没好意思问。”陈小武小心翼翼地说。

“不对啊,她答应得好好的,说回家取点儿东西立刻就来。不管了,我先去找郝老师,你俩去找找合适的场地吧。”

何世福正在郝回归宿舍劝他转校。

“主任,我一定认真考虑,过两天回复您。”

何主任拍着郝回归的肩膀:“郝老师,不要忘了我是如何一路支持你的啊。”何世福前脚刚走,刘大志就来了。

“你们打算怎么办?”郝回归问。

“只能退钱给大家吧。”

“你觉得大家为什么要买你们的黄豆?”

“吃自家种的,感觉不一样啊。”

“所以,只要是黄豆,只要能吃,都会不太一样吧。”

“黄豆只能出豆芽啊,还能干吗?”

“你早上喝的是什么?”

“豆浆啊。”

“还有呢?”

“啊!”刘大志明白了。

“如果我们能把1斤黄豆变成豆浆、豆腐,那就比单独发豆芽有趣多了。”

“去吧,别再找场地了。陈小武一定知道怎么办这件事。”

陈小武自然知道,不仅知道哪里可以磨豆浆,还知道怎么做豆腐。之后几天,陈小武连轴转,除了上学,其他时间一个人待在豆腐坊。刘大志和陈桐轮流送饭接应。75斤黄豆分别变成豆芽、豆浆、豆腐,轮番被带到学校。同学一个比一个惊喜,连之前那些看笑话的同学都流露出了一些羡慕。刘大志在思考,为什么陈桐能想到找微笑求助?为什么郝老师能想到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自己却想不到呢?

这是不是就是人和人的不同?他发现,总有人在慢慢改变世界,而自己那么多年只会随着别人定的规则生活,错了就错了,被拒绝就被拒绝,完不成就完不成,好像自己就没有一个叫作“改变世界”“挑战规则”的开关,也并非扮演思考者的角色。这恐怕就是自己一直以来都不优秀的原因。

“大志,谢谢你噢。”陈小武递了一瓶可乐给刘大志,“为什么我们常常在一起,但是你却会想得和我不一样?”

“啊?”刘大志一惊。

“我觉得自己好像很愚蠢。你们都很厉害。陈桐能想到找微笑,你能想到帮别人节约时间,郝老师能想到做各种豆制品。我觉得自己好像一点儿用都没有,只会埋着头做傻事,只会发豆芽。”

被陈小武夸了,刘大志有一点儿开心。

但一想到陈小武和自己一样在惆怅同一件事,他又失落了,原来自己和陈小武的水准一样啊!

“但是呢!”陈小武突然又振作起来,“我以前卖豆芽时就觉得,反正那些客人都是我爸的,跟我没关系。但这一次,当我把东西卖给同学时,我才理解为什么陈桐要我去做广播,为什么你让我在校门口卖黄豆,为什么郝老师让我们把黄豆变成豆浆、豆腐。这世界永远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看我们想不想解决,对不对?”

“陈小武,你怎么了?你发烧开窍了?”刘大志摸摸陈小武的额头。

“我是真这么想的,我很想变得像你们一样,知道自己在干吗。”

或许,每个人都会这样,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不会明白别人所说的“动脑子”是什么意思。可是,当你突然觉得想要变得不一样时,这个世界就开始浮现出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则,一一对比,才知道自己到底差了多少。这种人开始会出现一些特质,比如说敬畏,开始敬畏任何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比不过的人。这种敬畏不是自卑,而是开始学会尊重。刘大志又有了一点儿开心,觉得自己和陈小武也像黄豆一样,开始有了发芽的迹象。

“你以为的就真的是你以为的吗,多少人一直活在‘以为’当中。”

“我爸被抓了。”叮当肿着哭红的双眼对大家说。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大家帮小武卖黄豆的那天,他去香港谈生意,然后就失去了联系,说是被警察带走了。当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敢和大家说,后来警察局来电话说我爸涉嫌走私,要被遣返深圳。”

“什么时候送回来?”

“我不知道,他们没说。”叮当一边说一边哭,“我妈托了好多朋友,现在都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