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生总有许多奇妙(第8/13页)

回家的路上,陈小武非常不理解地问:“你怎么那么激动?你懂什么叫新闻吗?”

“虽然不懂,但我知道如果不努力拿个第一名,微笑就要跟我绝交了。”刘大志低声说。

郝回归坐在办公室,拿出一张白纸,把脑子里能记住的还没有在1998年发生的新闻大事件全都用简单的代号写了下来。什么三聚氰胺,什么苏丹红,什么松江上漂死猪。他写了又划掉,如果真带着大家把这些选题给做出来,最后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天放学后,大家各自报选题。

刘大志拿出笔记本,上面写着他搜集到的选题:本市再现离婚潮,错版人民币升值潜力大,克隆技术的前景猜想。

“哥,我们要参加的是校园新闻大赛,要和学生有关系,你这都是什么啊!”叮当一脸不屑。

“啊?其实我的这个也可以啊,比如离婚潮对学生族群的影响,比如学生收集错版人民币变富豪,学生立志成为克隆技术专家……”

“行了行了,你闭嘴。”郝回归转头问微笑,“微笑,你有什么方向?”

“我昨晚想了想,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群体本身,另一方面还得囊括本市各个学校,不能孤立地关注一个标本。比如关注学生群体的早恋现象?”微笑说。

“早恋?你怎么拍?暗恋算吗?”刘大志很惊异。

“还有别的吗?”

“或者学校暴力?老师体罚学生?”

“嗯,这几个选题都还可以。陈桐,你呢?”

“我想了一下,现在教委不允许学校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增加太多功课,也反对补课,我们可以调查各个学校的补课现象。”

“这个好!做起来肯定特别带劲儿!”刘大志最恨补课。

“大家的选题都不错,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校园里存在着早恋、体罚、补课的现象,如果我们做的话,只是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如果我们真要不一样的话,可能要做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通过我们的调查,让大家认知一个新的世界。”

“啊,郝老师,还有这种新闻?”大家都很好奇。

郝回归故作沉思道:“陈小武,我问你,你家豆芽分几种?”

陈小武很不好意思,特别扭捏地说:“郝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啊?”

刘大志见陈小武不好意思,抢着说:“我知道。他家豆芽分两种:一种泡了药水的,卖给餐馆;一种没泡药水的,卖给熟客。”

陈小武瞪了刘大志一眼。

“小武,你家居然还卖泡了药水的豆芽?”叮当很惊讶地问。

“哎呀,其实也不是。我们卖不泡药水的,但不好看。泡了药水的,又大又白,很多餐馆都用那种豆芽。”陈小武连忙解释。

“那我问你,菜场有很多菜,晚上卖不完,一般怎么处理?或者有一些被人挑选之后的次品菜,会怎么处理?”郝回归接着问。

“有一些收入比较低的顾客会来买,还有一些单位因为便宜也会来采购。”陈小武回答。

“你们想过没有,这些单位里有没有学校食堂?”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一起发出“不会吧!”的惊叹。

“难道我们食堂用的蔬菜可能都是剩下的?”陈小武从未想过这个,他回想了一下,“郝老师,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好像隔壁的蔡姐就曾经把一些废肉卖给过学校食堂……”

“对,我就是这意思。要不调查一下学生食堂的进货渠道?”

微笑一下兴奋了起来,觉得自己能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郝老师,你怎么想到这个的?”微笑问。

“啊?做新闻嘛……就是要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时时刻刻去问为什么,生活才会不停地给你各种令你惊讶的答案啊。”郝回归不可能告诉她“这是我2015年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

“那我们就做这个吧?大家觉得怎么样?”微笑询问大家的意见。

“特别好!小武可以去市场调查,看看有哪些学校会进劣质菜品。我可以去别的学校食堂调查什么菜受欢迎、什么菜大家不喜欢、什么菜贵、什么菜便宜。万一刚好跟小武的调查重合就太棒了!”刘大志抢先发言。

“嗯!”微笑点点头,“这个规划方向是对的。我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学生食堂是如何经营的,是学校的老师负责,还是承包给了个人?包括学生食堂的卫生情况。如果陈桐能潜入学校的食堂看看菜品就最好不过了。”微笑非常迅速地进行了分工。刘大志觉得微笑的脑子真的很好使。

“那我干吗?”叮当问。

“你陪小武去菜市场取证吧,不然小武一个人太显眼。”刘大志建议道。

“啊?我不要和陈小武一组,我对菜一点儿研究都没有,都是我妈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