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既然回不去,那就认真留下来(第8/14页)

“没事,没事,大志妈妈,我打算晚上去您家家访,顺便见见大志的爸爸,一起聊聊,对大志的帮助会更大。”

蔡姐蒙了。刘大志也蒙了。

躲不过的,硬躲也没用。放学后,刘大志在校门口乖乖等着,脑子里想了无数个主意,一个一个推翻,一个一个重建。

“走吧。”郝回归出现在他面前。

“你妈不是会计吗?为什么她中午说来学校要收什么摊?”

“她说的是收拾自己那一摊子事。”刘大志嘴上对答如流,脑子里却在飞速地运转着,“郝老师,我爸特别忙,我刚想起来,他今天应该值夜班。”

“你爸不是门诊医生吗?”

“嗯……是门诊医生,但晚上要加班,应该也不会太晚,我们走吧。”刘大志能想到的唯一对策就是拖,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拖得越久越有利。出了校门,路过车站,音像店正放着张信哲的《爱如潮水》。刘大志大喜,对郝回归说:“这歌好听。老师,我去看一眼,是不是到了新磁带。”郝回归看着音像店,一切都与记忆中的重合。门口放着一个大音箱,播着时下最流行的港台歌。这首《爱如潮水》当年也正是在这里第一次听到。郝回归想了想,也走了进去。刘大志正在最里面柜台上趴着看。店口柜台前站着两三个顾客,正在听店里的小姑娘讲解:“张信哲是最红的歌手,买他的肯定没错,大家都喜欢。”顾客看了看磁带,说:“这些歌手都是昙花一现,歌也是流行歌,过一阵就没了,我想买经典一点儿的。”

郝回归好想冲过去以人格担保20年后张信哲依然很红。很多东西都这样,刚出来时被人瞧不起,经过很久才终于得以证明,但真到那时,其实也无须证明了。

“那就买李宗盛吧,词曲都不错,过多少年听都行。”郝回归走上前说道。

“对,李宗盛确实不错。”小姑娘对郝回归笑了一下。这个小姑娘比记忆中的要更小,满脸雀斑,牙齿不齐,不过却也有一种天然的可爱。帮顾客结完账,小姑娘对郝回归说:“刚才谢谢噢。你是第一次来吧,很喜欢听歌吗?”

“是啊,常听。我刚来学校工作,是他的老师。”郝回归指指刘大志,“你年纪这么小,怎么在这里工作?”

“我啊,15岁啦,从乡下来帮我表哥。这儿比读书好,我喜欢,能帮家里挣钱,还能听歌。我打算就一直在这儿干下去了。”小姑娘笑着。郝回归也笑,心里却一阵感慨。小姑娘很想留在这个城市一直生活下去,可她并不知道再过几年她还是会回老家嫁人。因为刘大志在,郝回归不能聊太多,只好先走出音像店。推门时,郝回归突然想起什么,回过头走过去很认真地对小姑娘说:“谢谢你。”

小姑娘有些不明白,羞涩地摆手道:“啊,不客气,不客气。”

这个迟到多年的谢谢说出口的那一刻,心里一直留着遗憾情绪的缺口似乎也被填满了一些。郝回归站在车站旁等着。十几分钟后,刘大志拿了一盒熊天平的磁带跑了出来,很兴奋的样子。

“郝老师,你听过熊天平的歌吗?”

“听过,很不错。”郝回归所有音乐设备里都收藏着熊天平所有的歌。他的歌不只好听,而且相当不错,可惜,出了几张专辑后就沉寂了。

“郝老师,那你喜欢哪个歌手啊?”

“我喜欢徐怀钰。”

“啊?这个名字好土啊。”刘大志皱着眉头。郝回归心里笑了起来,当年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欢徐怀钰的时候也是这副表情。

“嗯,以后你就会听到,而且没准儿你也会喜欢。”

刘大志不仅会很喜欢,而且再过十几年,当徐怀钰开演唱会的时候,他专程飞到上海坐在台下默默地听。她唱着快歌,他在底下笑着飙泪。那时他才知道,喜欢一个歌手的意义不是对方多有品位,而是能陪伴着自己一直成长。

“郝老师,你怎么了?”刘大志看郝回归一个人傻笑起来。

“对了,你看到店门口的黑板了吗?你可以跟音像店那个小姑娘商量一下,让她把最新的磁带借你听几天,然后你把听歌的感受写下来给她,作为推荐给其他顾客的理由。”

“她肯定不会同意……”

“你放心,你跟她说说,她肯定会同意的。她叫……”郝回归这才发现,刚刚一时激动,竟忘记问她的名字,“你现在就去试试。对了,记得问她的名字。”刘大志将信将疑,跑回音像店,过了几分钟,兴奋地跑了回来:“老师你真神了,她真的同意,还借了我一盒张信哲的,一盒刘德华的。她叫小红,她知道你是我的老师,还希望咱俩一起给店里写推荐呢。”刘大志拿着磁带,特别开心。要知道他每次为了买一盒磁带,都要存上半个月的早饭钱。郝回归也开心,能和17岁的自己一起分享喜悦,这感觉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