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章 姚家的常花盛会(第2/3页)

每年昙花盛开的时候,他们把那么重的花盆抬进客厅,再四处打电话,邀朋友来欣赏,少不得还准备许多茶水点心招待。

他们甚至能不“专美”,居然把自己宝贵的品种,让赏花的朋友分享。

姚家能想到那些朋友,后来竟然成了竞争的对手,甚至成为敌人吗?

听听!方小姐说什么话?她不是太忘本,太忘恩负义了吗?

……〇〇……

这世上似乎充满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一个穷小子,跟着师傅学手艺,吃师傅的、住师傅的、改天本事学成了、翅膀硬了,飞了!自己出去开店,跟师傅争地盘了。

你帮助一个朋友,在你手下做生意,对他特别照顾,教他各种技巧,介绍给同业认识。

有一天,他莫名其妙地跟你斗气,绝裾而去,自己开了店,开幕邀请函的名单,居然是从你电脑里偷的。

你是大哥,带着弟弟妹妹搞工厂,弟弟管个部门,妹妹管个部门。家族企业,应该是最保险的了,居然有一天弟弟出去闯天下,妹妹嫁了同行的朋友。

他们都说会跟你合作,绝不抢你的生意,可是有一天,你的客户跑了,说人家的东西便宜得多,你追根究底,才发现是弟弟妹妹“倒了行市”。

你是老子,披荆斩棘有了一番事业,又辛苦培育自己的儿子出国留学,回国进公司由基层干起,只等过几年就可以接班。

偏偏他有他的理念、有他的脾气,总跟你唱反调。

有一天,你气极了,把他踢出“权力圈”。

没隔多久才发现,他已经自己起了炉灶,那惊人的本钱居然是你在商场的老朋友们投资的。

……〇〇……

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三百年;老者朽矣,后生可畏。

上一代造就下一代,下一代超越上一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孔子说的“见贤思齐”是什么意思?

是看到比自己贤良、比自己能干的人就要想去向他看齐。

问题是,有一天真看齐了,下一步又是什么?

当然是超越!

下一代超越上一代,是“超迈前贤”。

学生超越老师,是“青出于蓝”。

古人不是早说了吗?

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

老师年年看学生来、学生去,一批又一批自己培育的英才,毕了业、升了学、出了国、得了奖、载誉归来。

学生已经成为顶尖的人物,老师还在“教几个小小蒙童”。

哪个老师能没有这个感慨?只是,没有平凡的老师、怎么有杰出的学生?

如果你是老师,你是不是也一方面感慨自己的“粉笔生涯”,一方面又兴奋于学生的成就?

你能因为怕学生超过你,而“留一手,不教”吗?

……〇〇……

【你不能没有的谅解】

人类能不断进步,就因为这种爱比、好战、追求超越的个性。

那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婴孩,他总在超越自己,他上个月才会翻,这个月就想坐,下个月便要爬,再过几个月,则要站起来。

他站起来了,站不稳,跌倒,而且跌痛了、跌哭了,他难道就因此不“站”了吗?

他还要站。不但站,更要走;不但走,还要跑。

他在追求“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他在向他自己的昨天挑战啊!

……〇〇……

然后,那孩子上了小学。他跟爸爸玩球,起初学着丢高,渐渐能投进篮筐了,慢慢能跟爸爸“斗牛”了。

他斗输了,居然生气,甚至跟老子没礼貌。

他不是在跟父母比,想超越父母吗?

又过些年,孩子进入中学。

他对父母更叛逆了,却对外人好,尤其崇拜明星,那些明星成为他的“偶像”。

什么叫“偶像”?

偶像就是“见贤思齐”的对象啊!

他梦想有一天能跟那偶像一样,在台上蹦、跳、唱,一呼百应,被千万年轻人拥护。

问题是,如果有一天,他的梦想成真了,他果然一步步爬上去,跟他的偶像同台了。

请问你!他心里想的下一步是什么?

当然是打倒他的偶像,超越他的偶像,要比那偶像更成功。

……〇〇……

这就是人性!

一个可怕又可爱煌人性!

如果人人都不比、都不好斗,每个人都安于现状,不求突破,也不求超越前人。

人类的社会能有今天这么进步吗?

你别以为中国人喜欢“临古”“师古”,什么都说古人好。

你知道中国文人用什么形容能够创造、发明、自成一家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