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捉贼记(第2/3页)
小尤不是说他有同样的瓷砖可以补吗?为什么回去却找不到呢?
大概他有,也只是十来块,不可能一下子找到几十块。
看完上面的故事,你会不会这么想?又会不会这么为小尤解说?
问题是,那是真正的原因吗?
是问题愈捅愈大,还是小尤的“心愈来愈大”?
如果你还没想通,我就再举个例子吧——
……〇〇……
赵太太经过水果摊,看见苹果挺漂亮。
“这苹果多少钱一斤?”
“五十块钱。”
赵太太挑了几个,正要递过去给老板称,抬头看见一盒一盒矽水蜜桃。
“哟!水蜜桃出来了!”
“是啊!新到梨山白凤桃,甜得不得了!
“打开来我看看。”
赵太太拿起一个,果然又香又白、又大又嫩,问老板:
“怎么卖?”
“一盒八百。”
“太贵了吧!”
“不贵啦!”老板笑笑,“这么吧!算您七百。”
赵太太犹豫了一下,打开小钱包,一边拨弄里面买菜剩下的钱,一边想老公跟孩子就爱吃水蜜桃。可是再算算一盒七百,才六个桃子,一个要一百多,还是太贵了。
“太贵了!太贵了!还是买苹果吧!”赵太太伸手把苹果递给老板,突然灵光一闪,心想水蜜桃可以算便宜,苹果应该也能还价。于是问:
“苹果也给个折扣吧!”
“不能哦!”老板把眉毛扬着,“苹果已经太便宜了,一毛都不能少。”
赵太太拿着苹果走了。
李太太也来了,一眼就看见柳橙:
“柳橙怎么卖?”
“便宜!正是产期,一斤才十块。”
李太太挑了几个,正要递过去称,看见旁边的苹果:
“这苹果也不错的样子!”
“是啊!”
“一斤多少钱?”
“五十!”老板拿起一个,“您看看,日本富士苹果!多香!”
“算便宜点吧!”李太太说,“我就不买橙子,买苹果了。”
老板想了想:“好吧!算您四十五吧!”
……〇〇……
请问,为什么同样的苹果,赵太太还价,一毛钱不能减,李太太还价,却少了五块呢?
如果你还没想通,我再说个亲身体验给你听——
我觉得家里地下室有点冷,听说美国新开发出一种在地板底下拉热水管的“暖房系统”,就找暖气公司来估价。
人来了,我带他到地下室,量好了面积,也谈妥了三天之后把估价单送来。
可是就在他出门之前,我灵机一动:
“哎!这楼上已经铺好地板的地方,是不是也能换成新的系统?”
“当然!”他眼睛一亮,“把管子放在下面,从地下室的天花板上施工就成了。”跟着跑回车子,拿出一堆资料给我看。
“你就分开来估价,楼上和地下室各估一个。”我说。
三天后,估价单来了。楼上地方大得多,居然比地下室贵不了多少。
“因为你一起做,便宜得多。”暖气公司的人解说。
但是又过两天,当我再找一家公司,只估地下室的时候,价钱就便宜太多了。
……〇〇……
现在你懂了吧!
当你给孩子一个玩具的时候,他立刻高兴地收下。
但是如果你交给他两个,只准他挑一个,就麻烦了,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即使决定了一个,总觉得有点遗憾。
大人更是如此。
你旅行,进工艺品店,看见一个木雕,觉得太棒了,掏钱就要买。
但是抬头,发现那边还有几个。走过去,吓一跳,居然有几百个。
你买哪个?
只怕一个也不买了,对不对?
……〇〇……
【你不能没有的谅解】
这就是人性!
挑西瓜,要选大的。
挑工作,要选事少钱多的。
这都还简单,真正的麻烦,是当你先让他觉得可以获得第一等的,再给他第二等的,明明已经不错,他却会不高兴。
前面说的修房子、卖水果、装暖气的人也一样。
如果你从头到尾都说“我只要水管不漏水就成了”
“我就是要买苹果”“我只打算装地下室,别的全不想。”
“他们”也就不会多想,不会“心太大”。
……〇〇……
人们的心太大,也可以说人们的贪心,常是被引诱出来的。
想想,如果钱太太不多说那么一句——“改天咱们重修浴室,一定找他”?
如果我不问暖气公司楼上“是不是也能换成新的系统”?
如果赵太太不问水蜜桃“怎么卖”?